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有一个细节,说的是米勒上尉的来历。他的故事给人启发和力量。
美军的诺曼底登陆战胜利了,但也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数以万计的战士在次行动中丧生。一名录入致歉信的工作人员偶然发现,一个叫做瑞恩的家里一连死了三个儿子,这样的打击太过沉重了。瑞恩兄弟一共有四个,所以为了安抚这个受伤的家庭,参谋长马歇尔得到此事后立刻决定,找到瑞恩家仅剩的那个孩子,并将他带回父母的身边,这个任务交到了米勒上尉的手中。
瑞恩是101空降师中的一员,但却因为错投不知所踪了,而米勒上尉的任务就是带人找到他,然后将他交给军队,送回美国。这项任务可不是件美差,美军虽然已经进攻内陆了,但是里面依旧有很多游击的敌人。米勒上尉带上了七名士兵,一共八人,启程前去拯救大兵瑞恩。中途中,新兵厄本非常好奇米勒的来历,询问了起来,可这几个老兵也同样不知道。于是他们形成了赌约,猜中了就有300块的奖金。
在寻找的中途中,他们发现了前方埋伏着敌人。小队的其他成员想要绕开此路,找到瑞恩后赶紧完成任务,但米勒上尉却担心其他部队会遭到埋伏,决意要消灭这伙敌人,因为他们的最终目标是赢得这场战争。小队攻下了敌方的据点,但是,医疗兵韦德却也因此身中数枪牺牲了。这激起了队员们的极大悲伤。小队抓到了一名德国士兵,他们将韦德之死的怒气全部发泄在了俘虏的身上,最后更是拿了枪对准了俘虏,想要杀了他。米勒上尉强压心中的悲痛,决定释放俘虏。其他人对此颇有意见,莱宾更是一怒之下,对米勒破口大骂,他打算违抗命令放弃这次寻找瑞恩的任务。中士迈克因此与莱宾产生争执,认为他不服长官,甚至动了枪械。
就在场面即将失控的时候,米勒上尉问道:“我身份的赌金有多少呢?”所有人都被问懵了,但米勒却没有理会他们,继续说道:在老家,他是个高中老师,春季的时候当棒球教练,冬季的时候教英语,这在他们的小镇上是人尽皆知的,但到了这里却成了值得下赌的秘密。他无时无刻不在担心着,担心自己变成老师以外的模样,害怕妻子无法认出自己,所以无论心中多么悲伤,还是要保留一份善良。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回去见自己的家人。这是米勒最后的底线。莱宾被米勒所打动,愣了一会儿,选择留下继续完成任务。他们埋葬了包含韦德在内的死去的美国士兵,然后继续向着大桥进发,继续寻找瑞恩。
故事思考
这是一部关于战争题材的影片,宣示了正义的力量和向善的精神。但如果从心理学角度看,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启迪和学识。
1.愤怒是一种基本情绪。在传统的观念里,愤怒是非理性的,甚至是认为是魔鬼。从心理学角度看,愤怒是一种关乎认知、极具价值的现象。由于战友的牺牲,由悲伤转发为对敌人的愤怒,这种愤怒是人的一种基本情绪,往往代表着正义和真善。没有这样的愤怒,战士就缺少了血性,只有麻木不仁,成为一种和顺的小绵羊。
2.愤怒是一种道德认知。愤怒是一种认知判断,而这种认知判断的立场,其目的是使一个人不再陷入“失利”的困境中,以占有“有利”的位置。在生活中,这种愤怒情绪的引发往往不是个人恩怨,而是关涉道德。故事中,因为战友牺牲,引发是否枪杀敌人以报仇泄恨,都从不同的角度来维护道德的存在。
3.愤怒是一种理性策略。愤怒从本质上说,是对失利困境的反应。这种反应可能是理性的,也可能是非理性的。亚里斯多德《伦理学》说,“一个不会在合适的时间,在合适的场合,对合适的人,以合适的方式生气的人与傻瓜毫无区别”。在这个意义上说,愤怒需要策略。故事中的米勒上尉诉说自己的来历,主张释放俘虏,就是一种理性的策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