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杰青(含优青)申请书的建议

(2014-10-12 16:20:06)
标签:

杰青申请书

注意点

杰青答辩

相关帖子

交流

分类: 科学基金

       自房颤确诊后只有去年10月整个月没有犯病,本以为参与小木虫论坛交流带来的福音。但是,今年9月中突然房颤、哮喘、高血压一起上阵,确实感到不详,而且做事总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

       原先答应了对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申请注意点总结一下,所以一定要完成。虽然我不曾对杰青申请总结过,但是,10年前(1994-2004)的那些年的杰青申请的情况还有一点点印象,一些比较关键的问题还有一点记忆。现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大家一起交流,希望对杰青和优青的申请者有一点参考价值。

 

       杰青(含优青)属于人才类基金,尽管青年基金也纳入人才类基金,但杰青与项目类基金和青年基金有性质上的根本不同。

       人才类基金是对人的评价,对其中的拟开展的研究工作,相对而言是次要的,甚至不被有些评审人关注,只是在会评阶段,发生两人僵持的情况下,才会作为最终的比较筹码。所以,首先把自己的综合形象描述好,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实事求是描述自己,要突出重点,不要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错误。只要突出三、四方面的主要成果足够了,涉及面太宽不一定有利。

2,一定要突出以自己为主的工作,不要把导师、合作者的成果的帽子顶到自己头上,以免了解的同行“揭密”。

杰青的申请可能包含多年的研究工作,如果研究工作都集中在同一方向还比较好办,如果分散在不同领域,一定要把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列上,不重要的尽可能不反映,以免喧宾夺主,减弱了自己的影响力。

3,不要拼论文和成果的数量,要突出水平和质量。 发表多少篇论文、被引用多少次都不是最重要的,而有明确评价才有意义,如果单篇论文大量被引也可突出介绍。   

4,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和水平介绍最好用他人的嘴来表述,不要自己“吹捧”自己,尽量不要用“首创”之类的词。    他人的表述包括引用中的文字内容,而不是参考文献中列了你的论文的次数;刊物评审人在录取你的论文时的赞言也很有说服力;被国际会议邀请做大会特约报告等也都可以突出介绍。

5,反映自己研究成果水准的内容尽可能用黑体字,以让评审人能够关注,而不要让他们到申请书中去找突出的成果。

 

       至于拟开展的研究工作的叙述可以稍微宏观一点,因为一旦获得杰青资助后,通常情况要开展的工作往往会变动较大,变成研究更前沿、更有新意的工作,所以,申请时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往前一步就可能足够了,不必过于详细叙述,以免被人抓住一些不必要的问题,而成为“被刀砍”的理由。

 

       以上想法只是过去曾经的观点,是否适应现在的竞争,我心中也无数,所以只是供大家参考而已。具体申请时,或者准备答辩时,我们还可以通过短消息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