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炒股经验失手之因

(2013-05-01 06:47:09)

2005.6月到2007.10月的那轮牛市走的如此之强,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一些经验和技术经常失手。目前熊市的运行时间超过历史上的熊市,其走势也比较复杂,与历史上缺少相似之处,又超过人们的想象,这样的情况下,经验和技术又经常失手,这是新形势下必须出现的,一点也不奇怪。

    在周线或月线上历史上几连阴后反弹,或是下行几周几月后出现上涨,这样的历史走势有时重复,有时不重复,这完全在于主力,主力想重复就重复,想不重复就不重复,经验的失手之根在于主力。关于经验失手的问题在《股海论道》中有一个小标题是“不断失手的经验”,这是2006年的认识,今日再看依然有所启发和指导,具体的内容是
    散户在研判走势的时候,往往有一些固定的经验,比如说底部放量,价升量增,价跌量缩,什么指标金叉、死叉,分时图上经常出现大单买卖,委买、委卖盘状态,内外盘的差距,收盘时的拉升等等。这些现象都是主力做出来的,当散户相信了这些经验,形成了思维定式后,主力会反过来利用这些来欺骗你。例如尾盘时突然出现几笔大单把上方的卖盘扫光,看涨的人认为,这是一些主力在吸货,迫不及待地扫掉上方的卖盘,明天肯定要拉升,买入。看跌的人认为,这是主力为明天出货而拉高股价空间,又在骗散户,卖出。还有一些人认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看股价处于高位还是低位,如果是高位,就是拉高出货,如果是低位,就是吸货,关键是什么叫高位,什么叫低位,没有具体的标准。一只股票从10元跌到4元,你认为是低位了吧?可他继续下跌到2元左右。一只股票从5元涨到8元,你认为是高位了吧,可它继续上涨到了12元,是不是低位和高位,就看主力的目标是多少了。正确的想法是主力要开始演戏了,至于演什么戏,何时谢幕散户不知道,只有慢慢的看看再说。

   在股市中经验的应用要讲灵活性,千万别脱离目前的实际去生搬硬套,你过去那些经验的特征都是主力做出来的,他可以随心所欲的改变,经常是形似神不似,同样的形态,同样的指标状态,走出不一样的结果。你想大家知道的一些经验。如顶部的特征,有相对高位成交量急剧放大,日线指标严重背离,个股疯狂的上涨,板块轮动较快,龙头板块开始调整,人的热情异常高涨等六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主力会根据情况来改变这些特点,使每次顶部都不相同。

   股票炒作中所运用的任何经验都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散户炒股水平的提高,主力为了成为赢家往往煞费苦心,不断地变化作盘手法,创新一些手法,脱离过去经验的特征,以期误导对手,使散户失手在经验之中。环境在变,条件在变,经验会失灵,你却守着经验不放,岂不成了刻舟求剑。在股市上,股价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主力的做盘的花样也是层出不穷,从这个角度说,股市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你的经验也要不断的总结,适应市场的变化。一旦某种经验被达成共识并广泛应用的时候,主力就会彻底抛弃它,或者反向操作。

   大家看2005126日行情的启动,主力就是利用大家普遍认同的二个经验反向操作。一是无量上涨行情是反弹走不远。而行情就是在无量的情况下走到了1150点才开始放量。二是行情多是V型底,很少有平台底。但平台底就是走出了一波行情,多少人在1150点才敢进场,主力就是反经验的。

这样说不是否定经验的作用,而是说你在应用经验时,一定要和实际结合起来,随着主力的变而变。经验要重视,但它不是科学,要避免经验主义,散户在经验上的失手,就是步入了经验主义的误区。经验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特点是夸大了个人感性经验的作用,它满足于自己的感性经验,沾沾自喜于一孔之见,不善于从这些具体的感性经验中概括出能够指导一般的结论,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因而就不能洞察客观事物的本质,在瞬息万变的股票市场中容易迷失方向,陷入主观的盲目性中。

              祝大家五一节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