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蕉风:每个人都可以当大导演

(2010-05-10 21:19:33)
标签:

罗西

黄蕉风

导演

三分钟影像展

大学生

珠海

校园

分类: 流行·罗西

 


我们是传播影像的义工
                       黄蕉风http://blog.sina.com.cn/huangjiaofeng
   “三分钟影像展”为什么会被叫作大学生创办的公益影展,是有原因的。
    我们始终关注电影无门槛,影像平等性能够解释公益一词,而非盈利、去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是公益的最好注解。虽然影展之后也要尝试一些商业模式的运作,不过其出发点仍然是以公益为主,所得用来支持公益影展。
    公益事业在全球都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当然也很难办。我不知道“三分钟影像展”能不能称为事业,不过至少我们做出了要干事业的样子。号召更多人加入以影展为核心的集群,通过各种渠道将影展提倡的平等性、公益性传播开去,是我们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虽然很困难,但是都没有放弃。比起其他成功的公益组织,我们这点成就还不算什么。
    一个谁都能参加的影展,何谈上升到公益的范畴呢。绿色环保组织、慈善基金会叫公益组织,“三分钟影像展”也是吗?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公益这个东西,本身就没有明确的定义,为大众谋福利,去私利化性质的组织都可以叫做公益组织,无论其运作是商业还是非商业,或者以何种形式去运作。我认为公益组织所做的公益事业应该是能让人无偿实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在物质和精神上最大满足个人的需求,且这种需求非出自任何私心杂念。公益的范畴应该是要推己及人,爱屋及乌,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推动一种朴素的善念。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攮攮,皆为利往,究竟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已不可考,不过人都有功利心倒是事实。当下社会,急功近利,人们的心态浮躁,已经沉不下性子耐心思考一件事情。身边的点滴每天都在流逝,却没有人愿意做生活的有心人。大概这个时代更新换代太快,人们习惯了日新月异,反而把一成不变的东西给遗忘了,比如说传统文化、道德准则、亲情友情等等。
    这些遗忘的东西如果能捡起来,将是一笔多么客观的精神财富啊。这些遗忘的东西,如果用影像记录下来,多年以后翻出来看看,说不定能找回以前稔熟的感觉。影像在这个时候就是一种平淡如水的叙述,它的记录功能不过是帮助人类还原生活原生态的一个小工具而已。也许分享才是更广泛和深入的交流,它能从一个人的灵魂进入到另一个人的灵魂。口口相传,心心相映,让更多人知道自己的存在,和存在的状态。
    确切说来,“三分钟影像展”只能给大家提供一个分享交流的平台。希望影像能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你生活的常态。继文字、照片之后的另一个记录、抒情、叙述的工具,影像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由点及面,形成类似SNS系统的大幅度传播。将虚拟转化为现实,将遥不可及变为触手可及。
    在另一个城市,可能有人看到了你的影像,为你的经历痛哭流涕。在某个角落,你看到另一个人的影像,为他的际遇扼腕叹息。通过影像,一个人能穿过冷冰冰的屏幕和镜头直抵另一个人的内心。因为影像是真实还原你的状态的,无论你是实拍还是摆拍,你总是在那儿,不像文字可以矫饰、可以言不由衷。我们希望将这种感动扩大化,让一个人的感动变成N个人感动。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完成一种类似布道的修行和顿悟。
    我时常被别人的影像感动。看着一张张真切的脸庞,不禁相信镜头背后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于是我们帮忙招呼来一堆观众和客人。一个人翩翩起舞总不够精彩,台下掌声响起欢声雷动,这出生活的戏剧才算完整,才能落幕。我们就是想要建筑这样一个电影院,让每个导演都能有观众,让每个观众都能成为导演。三分钟影像展跨出了第一小步,我们建成了一个草台搭起的简陋棚子。
    我们带着这些影像,在各个城市的各个角落巡展。在街头、在咖啡馆、在酒吧、在艺术馆、在小学生的课堂里。我们将巡展比作漂流瓶,它装着我们的理想周游各地。每到一处,我们都会将影像留给各种各样的人们,人们也将他们的影像赠送给我们。怀着朝圣一般的心情,我们搜罗到越来越多的影像,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我们,直至三个大皮箱沉甸甸地鼓着提不动,这个过程像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在地域与地域之间,搭建起一座直达心灵的桥梁,每个人都参与了这个过程。我们不过背负着一群人的祝福将之送到另一群希望得到祝福的人们手中。我像我们风雨兼程赶路,只为了站在那公益的地平线上。
    我一直认为,影像是无门槛的,是平等的,是免费的,人人都可以来创作,来展播。每个人都可以当大导演,大艺术家,我们应该赋予他们这样的勇气和权利。公益之为公益,就是要给公众带来利益。影像能给人带来的就是情绪的共鸣,情感的分享,抛除这个,也没有太大的公益性可以谈了。我们从来没想过要从影像展赚一分钱,因为这个平台是所有人的,它所得到一切,最终也将还规给所有人。
    有时,为了保护作者的原创版权,我们会象征性的收一块钱,所得也悉数还给作者。补充做影展的费用,全部是我们自己克扣生活费无偿奉献的。虽然苦,虽然累,虽然亏本,但是快乐。既然三分钟团队已经将传播影像平等性这么一个十字架背负在自己肩上,就没有理由让别人来分担。只要大家快乐,我们也会痛并快乐着。
    公益事业,从来不是一个举重若轻的词汇。当你将公益上升为事业,就注定人往往会生活在别处,而不是自己的立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当你和别人交换一份影像的时候,你就收获了两份影像。私享未免太小气,不如共享来得合算。幸福是不需要成本的,你不花钱就可以买到。只要你愿意施予别人真诚的感动,别人一定会留给你玫瑰的芳香。
   我们是负责传播影像的义工。我们是义务工作,不收钱的。呵呵。

珠海特区报报道蕉导晋钦及三分钟影像展

 第二届珠海·世界大学生三分钟影像展邀请函文图,详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cb61cf0100itdp.html

2010年“珠海•世界大学生三分钟影像展”简介中英版,详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cb61cf0100is7n.html

珠海特区报报道蕉导晋钦及三分钟影像展的《看我青春斑斓》,详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cb61cf0100ibp0.html

 

350011  福州市金鸡山路23号福建青年杂志社

 hlq123456@sina.com  luoxiluoxi123456@163.com 

QQ:928588220

 (罗西:两性情感、流行文化专栏作家,心灵牧师,博客名流,电台午夜节目嘉宾主持,在《希望》《新青年》《好主妇》《交际与口才》《爱情婚姻家庭》《婚姻与家庭》《风流一代》《辽宁青年》《新民晚报》《福州晚报》等全国50多家报刊杂志上开设过专栏,包括“罗西说法”“罗西姜丰二重唱”等,是目前中国专栏开设最多的作家。《家庭》与《读者》的签约作者。出版个人专集有《赶紧幸福》《爱情半边脸》《男人是没有进化好的女人》《不是美人也可以用美人计》《情感心理拉链》《爱江山也爱美人》《心灵鸡汤----青春密码》《苹果的诱惑》《请你做婚姻里的幸福女王》《左脑爱自己右脑爱他人》《爱情开卷考》等20多部。个人新浪“名家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m/luoxi搜狐热门情感博客:http://luoxiluoxi.blog.sohu.com/


(罗西制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