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闻联播里那些太正经的脸

(2006-06-07 17:11:06)
分类: 流行·罗西

                 

       新闻联播里那些太正经的脸

                                            罗西

电视镜头每次对准普通观众问他们对某事某人的看法时,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清一清嗓子端正一下姿态条件反射般地用“播音腔”说:“很好,非常好,我们都很喜欢……”原来他们私下都有自己意见与观点的,奇怪一“触电”,就莫名其妙地全变成一种调子一种态度一种“主旋律”,可见电视长期耳濡目染的示范作用,对我们普罗大众的“口径”影响有多大,我们社会已经有足够的进步,电视台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一本正经”了,但是我们很多老百姓还是习惯于一上电视就一本正经起来。

而中央电视台每晚7点的《新闻联播》里的播音员,可以说把“一本正经”四个字演绎到的炉火纯青地步!这种“正经”主要是写在主播的脸,所以他们肌肉紧绷,神情紧张,一脸疲惫与机械……其实这些“国嘴”、“国脸”形象,以往在我们心目里就是最理所当然的“新闻脸”,是“播”仪天下,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甚至很习惯、满足他们的一脸的庄重与厚实。后来渐渐发现他们严肃到呆板,看着他们的僵硬的新闻脸,会很沉重,甚至莫名其妙地为其捏把汗,不是因为他们播读什么骇人听闻的新闻,而是他们的表情,他们“紧而不张”的脸,会暗示我们不停地替其担心读错字、定错调、表错情。

更严重的是,“一本正经”容易给人“假正经”的错觉,会觉得不真诚和不真实。

直至后来有人呼吁给“新闻联播”换脸,这是我们观众“审美倾向”的转移,而不是什么“审美疲劳”。由过去的单方面接受变为现在的挑剔,显然这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体现之一。有人用下列几个词汇形容几个老主播,“面容疲惫、表情单一、眼神呆滞、缺乏朝气和活力”,为什么会出现现这样的评价,除了我们观众的口味变了,还因为“新闻联播”的内容形态也在做调整。过去的“新闻联播”内容相对单调、严肃,所以配这样的播音员,应该说是绝配,内容决定主播的“脸”。现在“新闻联播”早已经悄然改革了,那么它的主播如果还是那样“老套”就会牛头不对马嘴,也不容易吸引观众了,所以,这个时候换新脸,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是,
这次央视《新闻联播》的主持人“换脸”,给人感觉是换汤不换药。新面孔中,一位是康辉,另一位是《国际时讯》主播李梓萌,两位主播在《新闻联播》的首次亮相,应是给人以清新之感。但是康辉不是什么新鲜的脸,当然比较而言,他还是更有活力些,起码没有罗京疲惫,也没有邢质斌凝重。而李梓萌有一张很中国、很良家女子的正面面孔,可贵的是,她多少还带些时尚与现代的气息,挺舒服的,不张扬但是也不压抑。

作为中央电视台的头牌节目《新闻联播》的主播,大气、镇得住台等特质固然重要,但还应该给我们诚信、可靠的感觉,邢质斌、罗京等“老国脸”在这方面有显著特征,但是,久了,也让观众看出许多“缺点”,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换脸,否则观众就要换台。有人说“新闻联播”的播音员具有国家新闻发言人的性质,代表着国家的整体形象,所以要庄重,问题是现在中国的形象,需要更年轻的有生气的人来担当,所以才有“姚明与章子怡”比“孔子”更能代表当代中国形象之说,同样,“新闻联播”的播音员结构老化及播音风格日益陈旧、沉闷,就与中国大气候不协调了。没错,“新闻联播”不同于其他电视节目,邢质斌、李修平、罗京等人确实在节目中不需要也不可能有太多自我发挥;所以,“面孔”的考量与推敲就特别考验有关领导、编导的个人视觉、品位以及新闻的敏感度。

换了新脸,也可以是新闻。可见,这档节目对脸蛋的选择有多重要。我们期待有更多的脸蛋或者脸蛋组合(如男的持重女的明媚)在“新闻联播”里出现,我们不一定喜新厌旧,我们只期待一些更贴切时代同时让我们感到舒服的脸就可以了。(应湖南广电集团报约稿而作)

(罗西:传媒流行文化工作者,电台午夜节目嘉宾主持,情感专栏作家,在《女友》、《希望》、《新青年》、《好主妇》(Good)等全国20多家报刊杂志上开设过专栏,包括“罗西说法”“罗西姜丰二重唱”等。《家庭》与《读者》的签约作者。出版个人专集有《情感心理拉链》、《爱江山也爱美人》《心灵鸡汤----青春密码》等10多部。个人新浪热点博客:http://blog.sina.com.cn/m/luoxi

350011  福州市金鸡山路23号  福建青年杂志社

hlq123456@sina.com   luoxiluoxi123456@163.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