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两性男女爱情婚姻家庭亲情人生官场事业蜗居感悟随笔 |
分类: 随笔杂文 |
我眼前的地砖上,有只一毫米长的黑色小东西,带着刚刚长出的翅膀,时而蹒跚几步,时而停驻不前,一副弱弱的样子。气温〇到七摄氏度的冬天,它却出现在这里,它没法不虚弱。假如有放大镜,应该可以看见它幼小的翅膀在瑟瑟发抖。但是尽管如此,它还是在坚持,途经地砖上残存的一滴水,还小心翼翼地靠近它,似乎吮吸几口,然后继续前行。这是一只误入冬天的小可怜,真搞不懂,它怎么会在这个时候降临世间。很显然,这不是它的主意。更让我搞不懂的是,身体幼小孱弱,而又饥寒交迫的它,究竟要走到哪里。等待它的,除了不久将至的死亡,还会有什么。
坐马桶这种姿势,本来就容易引发思考,所以,罗丹创作的雕塑作品《思想者》,其姿势才与此刻的我如此相似。所不同的是,我只露着屁屁,它却为了更无所束缚地思考一丝不挂;我坐得自然,它却坐得很拧巴。我不知道这个雕像在思考什么,但此刻我却从眼前这只小可怜想到了很多很多。其实,我们何尝又不是跟它一样,也是阴差阳错,误打误撞地来到这个世界的呢?至少,我们就不是按自己的意愿到来的。仿佛冥冥之中,总有一种神奇力量在左右着我们,决定我们什么时候诞生,在哪里诞生,诞生在生么样的环境里,甚至将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这种力量,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而你就是一颗小小的铁屑,让你不由自主地按照它设定的目标前行,即使中途意识到那个方向非你所愿,几度想尝试脱离,都不可能拗过它,最终还是要被它吸在那个磁极上。直到这时,我们才明白,抗争没什么实质用途,只会给自己找麻烦添烦恼。
这又让我联想起《蜗居》里的郭家两姐妹。她们都是当代都市茫茫人海中的普通一员,在生活的压力下,随着滚滚人流不停地前行。她们都尝试过改变自己的命运,并使用了各自的方式,但最终的结果,还是没有跳出命运这个如来佛祖的手心。海萍从一无所有,给人家打工,到最后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创办了中文学校,看似实现了人生的目标,但以后的路仍然与“艰难”二字脱不开干系,要还房贷,要苦心经营学校。海藻先是走了所谓的捷径,暂时得到了她梦寐以求的一切,但好景不长昙花一现,随着宋思明的死去,一切都化成泡影,身心俱创,最后远走异国他乡,结局怎一个“悲惨”了得。在剧中,她们曾不止一次地怀疑过自己,假如当初不是选择了大都市,而是留在家乡的小城,生活会不会完全是另一番模样。看到这里,其实我也在替她们这么想,可是,这种设想已经毫无意义,因为,她们早已被一只看不见的巨大的手掌控其中,从踏入那座大都市的第一步起,就已经别无选择了。不管你认命还是不认命,依海萍的性格和能力,就注定要一辈子劳劳碌碌单打独斗;依海藻的性格和能力,就注定一辈子要听从别人的安排,不知不觉地完全失掉自我。
每个人的大命运,都是跟时代紧紧捆绑在一起的,某种程度上说,几乎是无法改变的。通常我们所能改变的,只是些细枝末节而已。每个时代,又都有它的幸运儿,也都有它的牺牲品。很显然,假如倒退三十年,剧中人物的命运就会完全是另一个样子。尽管未必会比现在好,但可以肯定的是,会完全不同。至少海萍想做房奴都做不成,海藻想当二奶都没得当。就是因为她们像那只误入冬天的小可怜那样,误入了这个巨大变革着的时代,才演绎出这么一出泪水横飞的人生戏剧。而待到几十年后,或许春天已经来临时,她们却又像那只蚊虫一样,早已灰飞烟灭了。所以说,她们的幸与不幸,归根结底源于在错误的时候,来到了错误的地方。谁都怪不得,要怪只能怪冥冥中那个掌握着一切的力量。这样说,似乎很宿命,很唯心,与我等从小受到的教育背道而驰。但令老子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越是随着年龄增长,阅历的丰富和头脑的成熟,原来那种坚信却越来越开始动摇,这种怀疑却越来越大了起来。
其实对人生本质的认识,古今中外许多圣贤先哲早已都看透了,也留给了后人很多箴言警句,只是我们因为不是圣贤,所以无法轻易就能读懂罢了。不仅如此,很多时候,还时常会有一些人不让我们去读懂。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酒鬼留其名。我小时候读了这句子,还以为圣贤们因为喝不到酒而郁闷呢,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同道中人太少才寂寞的。比如说,什么是幸福,就没几个人能搞得清楚。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满意的心态和感受。很多人为了追求幸福而拼命抓权赚钱,以为有了这些就可以得到幸福,等到这些都拥有了,却又发现自己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幸福。他们会发现,没钱有没钱的烦恼,有钱有有钱的麻烦。总而言之,就是找不到传说中的幸福。而我们的老祖先却很早就已经告诉我们了——知足常乐。了了四个字,有几个人能真正吃得透,做得到呢?又有多少的人会嗤之以鼻,认为这是一种自我麻痹呢?假如郭家姐妹都懂得这个道理,放弃大都市浮华的幻影,或者即使选择了都市生活,但都能够安心过一种与自己的能力和条件相匹配的生活,想开了,安于粗茶淡饭,布衣荆钗,其实一样会活得消遥自在的。有钱人过有钱人的生活,就让他们过去好了,关我们屁事。遗憾的是,普天之下,估计没多少人能想得开,相反,多数人都是不由自主地应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老话。这很可悲,很无奈。看来,人生的真谛,果真是没几个人能想得明白。即便想明白了,也未必都能做得到。
要搞明白,办法也很简单,只要像此刻的我这样坐在马桶上,一边畅快地大便,一边看着地砖上的这只小蚊虫,问问它到底为何来到这个世界,又打算到哪里去,等它回答说:“偶怎知道?少JB问这种问题!”你就该什么都明白了。关于人生的思考,我想许多人都曾有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有的人想不明白,就选择了不再去想;极个别人想不明白,还可能选择了放弃自己。很早以前,我也时常在想。想来想去才发现,想这种鸟事干嘛呀,毫无疑义。
既来之,则安之。
注:本文及本博所有文字,除特殊说明外,均系博主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用于商业用途请留言、E-Mail或QQ(965442201)告知本人。多谢!
2009-12-7
江苏◎连云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