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空军生命谈天说地感悟随笔 |
分类: 随笔杂文 |
这次回家探亲,在返回途中徐州至连云港的列车上,对面坐了一对中年夫妇,男的高大魁梧,女的小巧玲珑,交谈中听出是两个东北老乡,是特地来港城参加一个大型产品洽谈会的。期间偶然发现这位仁兄的坐姿与常人不同,从脖子到大腿几乎是笔直地不能弯曲,整个身体的大半部分像练金刚铁板桥一样,几乎是直直地搭在了座椅上。于是开始猜测,说不定这家伙原来是个黑老大,几年前黑帮火拼时落了残疾。于是就不再愿意理睬他们。
中途去车厢连接处过烟瘾,此兄也拄着拐杖挪了过来。热情邀请我吸了支玉溪后,也许看出了我的稍许戒备和怀疑,于是开始向我讲述他的故事。原来,九年前的他居然曾是沈空的一名中校飞行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飞机发生故障,紧急迫降到了稻田里,几乎机毁人亡,经紧急送往法国里昂救治,整个背部打入大量钢筋,才把他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此兄伤残后,国家每月补助他四千元生活费,但是他身残志坚,不向磨难低头,也不肯完全依赖国家,转业后,自己先后开了两家大型商场,当起了民营老板。短短九年,不但事业有成,还帮助当地政府解决了几百名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这次出差,就是为了参加一个产品洽谈会。
看了他递给我的革命伤残军人证件,照片上的他一身戎装,雄姿英发,使人很难与眼前这个步履艰难的残疾人一下子对应起来,不免暗自感慨。感慨之余,也更加敬佩他乐观豁达的心态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他满怀希望地告诉我,已经被钢筋捆绑整整九年了,明年就可以再次实施手术,将它们全部取出,到那时就自由了。
回来后的几天,心情一直不能平静。从这位空军中校的身上,仿佛领悟了很多很多,是他告诉了我:生命,其实无所不能承受,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去认识和对待。与他相比,那些失业在家终日怨天尤人的哥们儿,那些被女友踹了就一蹶不振的哥们儿,那些事业受挫就跳楼自杀的哥们儿等等,实在显得太不够爷们儿了啊!
2006年07月,一个身残志坚的沈空中校用行动告诉我们:生命,其实无所不能承受。
——谨以此文献给保家卫国的人民子弟兵们,祝“八·一”建军节快乐!
200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