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策三人行》8—梦碎北大,造假状元是否值得原谅?
(2009-07-03 11:42:56)
标签:
何川洋高考状元造假北大最年轻市长抄袭教育 |
分类: 钧策三人行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钧策三人行》,我是本期主席温芳,今天非常有幸请到两位专家来作客我们《钧策三人行》,这位是信用管理专家商宁,这位是信用管理专家王桂娟。
王桂娟:大家好!
主持人:重庆高考文科状元何川洋身份造假一事被揭露之后,成为舆论最近关注的一个焦点,有关部门通过调查确认之后,已取消了加分的资格,并且他的父母也受到了相关的惩罚,包括停职或者是免职,最近大家关注的焦点是在,对于这样一个身份造假的学生,究竟该不该被大学录取,今天我们有幸请到这两位专家,帮我们做一个自己的观点阐述。有请商宁!
商
王桂娟:我是跟商宁持相反的观点,因为我认为作为一名学生来讲,因为我也做过学生,读十几年的书,十年寒窗,一朝金榜题名,是一个十分不容易的事情,而且据我了解,新浪网上也做了一个,关于到底是录取还是不录取这样一个网上调查,那么网民的意见就是同意录取的达到60%,只有40%的人是觉得应该给他一个严厉的处罚,所以我认为对于何川洋这个人的能力,他具有很高这样一个能力,毕竟除去他民族的加分,他的裸分也有659分,是符合北大录取分数线的,况且我是这样认为,中国的古话讲,得饶人处且饶人。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主持人:刚才你说到一个学生寒窗苦读,最后一朝金榜题名确实是不容易的,但我又觉得,如果说在这种情况下,他身份造假,那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又很不公平,很多人就会问,那到底是考试重要,还是做人重要,究竟一个人的人品是不是应该放在第一位呢?
商
王桂娟:恰恰你说的这一块,说到这个造假,据我了解,这次查出民族身份造假,不只何川洋这一例,光重庆市就查出20几例,就这种民族身份造假,为什么说何川洋这个事情,会如此引起公众的关注,而且在网上掀起了舆论的高潮,一个是他高考状元的身份,其次我觉得从深层次角度考虑,我觉得更是一个对某些特权的一个质疑,因为我们知道,他的父母都是有官方背景的,也恰恰是因为他的家长具有官方背景,使得他轻而易举的把民族身份改掉了。我可以举一个反例来讲,如果他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家庭的孩子,那么任何一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面临高考,面临竞争的时候,能轻松一些,能更快捷一些,所以其实作为家长,他也会想一些办法和途径去帮他的孩子,哪怕加五分,其实恰恰如果说他被披露出来这件事情,如果说他是一个普通的身份,或者他没有官员的背景,我觉得这个舆论不会炒的这么激烈,所以我认为,其实这件事情,总结一句话,这就是个人能力在权力面前遭遇的一个尴尬。
主持人:你的意思就是两点,第一个可怜天下父母心,都想为孩子争取一点。第二点就是这个事件爆发,被大家揭露,它刚好是两种很偶然的事件搅和在一起。
王桂娟:我是这个意思。正因为如此受到舆论的关注,当然今天我们也知道,北大最后取消了他这样一个录取资格,这个赵民在另外一个节目,就是我们的《钧策民生论》里面也曾经讲过,如果北大对他没有录取,肯定不是因为这个孩子的能力不行,或者是他的分数不够,而恰恰是迫于舆论的压力。
商
主持人:其实你这个事情,就是一说,像他现在是民族身份造假,和现在很多报的学位造假还有抄袭事件都是有关联的,可能这一系列最后大家都认为,可以这么操作,都会有侥幸过关这样一个心态,所以可能很多这样造假事件越来越多。
王桂娟:其实就商宁说的这一点,我恰恰有不同的观点,为什么这样说呢?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侥幸的事情,或者是我们的侥幸心理是随处可见的,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或者说我们看不惯的事情,存在于我们身边,那这个学生也是。如果说这次我们这个事情对他进行了重罚,让他丧失了一个很好的这样一个机会,或者苦读一年也许他还能考上大学,但是我觉得这件事情是在他心里留下一个永远的阴影或者是烙印。当他看见比他这个事情更严重的,不公平的事情,发生在他身边的时候,我觉得他会心态更加的失衡,反而会对他今后的生活,工作和事业产生一个负面的影响,让他觉得这件事情并不是因为他真正错了,而是因为他只不过是倒霉而已,我觉得我们无论是立法宗旨也好,还是中国传统的道德来讲,我们是帮助人,通过一些惩罚的手段帮助这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获得以后的成功和对社会有一些贡献和远大的抱负。我觉得从我们的出发点来讲,我们这次如果北大决定录取他的话,我觉得对他是正向的激励,我是这样想的。
主持人:我觉得因为二位都是信用管理方面的专家,因为我们今天就和人的信用、企业的信用打交道,现在就有一个质疑,他在身份造假上面,你不觉得他的信用也是很有问题的吗?如果说给他这样一个机会的话,他以后会老出现这个问题。
王桂娟:没错!这确实体现了个人的诚信问题,但是是这样,我们的信用体系,其实不是说对人一锤子打死,因为你犯了一次错误,你这一辈子可能都要背着一世的骂名,或者说我否定了你所有的优点,我认为信用体系的建设的本质不是这样的,信用体制它是一个惩罚机制,但同时又是一个激励机制,它是在你曾经犯过错误的基础上去评价你这个人,而不是说这个评价,是不是真正会决定影响你今后的命运,当然我觉得这个行为,对他可能采取的是一种行政的处罚手段,它跟刑事不一样,所以说对他的错误,无论是他有意造成的,还是他父母帮他无意造成的这种后果,他是要承担责任,但没有涉及到承担那么严重的责任。
商
主持人: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你现在说民族身份加分,造假加分之后,他原本就是汉族考生,他改成一个少数民族考生,那也许同时出现两个都是这样分数的,因为他是照顾分是入档之后第二考虑的,那也许这两个学生一个是真正少数民族学生,一个是汉族学生,恰恰就是因为照顾分最后可能导致少数民族考生没有被录取,这确实也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高考不公平,因为本来考虑到社会的问题,教育的环境问题,才对少数民族有这样一个优惠政策,我是有这样一个担忧。
商
王桂娟:说到舆论这个话题,我觉得是这样,也就是恰恰这几年我们的媒体比较公开了,才会有这些事情不断的披露出来,才会有大家在舆论上比较针锋相对的这种事情。我们原来媒体并不发达的时候,或者说我们能听到的新闻和信息还是很少的时候,其实这就让我想起另外一个事情,就是罗彩霞事件,她这个身份被人已经冒用了将近十年,她自己都不知道,相对于这个案例来讲,她不仅是一个个案,其实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也就是说,还有前几年的高考移民,其实都恰恰说明了,这种方式方法,它是一个很普遍的,作为家长也好,或者作为学生来讲,它都是很清楚的这样一个,而且大家也认为说,见怪不怪了。所以如果说仅就何川洋这件事情,我们对他严厉的处罚,像原来大批的高考移民,大批的修改民族也好,或者身份造假也好,还是说在舆论没有触及到的时候,没有把它揭露出来,我觉得何川洋确实是一个牺牲品,一个舆论的牺牲品。
主持人:好几个例子,都是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事情,但是我觉得可能我们还是要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去看待这样的事情,而且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得正做得正。
商
主持人:那今天我们讨论之后,不管是我们应该放过这个学生,严惩这个家长,还是说应该就是完全取消他的录取资格,就是严惩他,不管从这哪个方面来说,我觉得我们最后出发点都应该对这个事情有负责的态度,而且我们应该对教育负责,最后向所有的,包括所有考生,可能立足点到最后,每个人的做人原则,让大家都能以此事为鉴,做诚信之人,谢谢大家!也感谢两位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