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烟雨杏花楼

(2010-01-13 19:10:26)
标签:

烟雨

小楼

杏花楼

阿媚

江南

杂谈

我写这篇文章绝对没有要和莫小楼轧风头的意思。

尽管前天他刚写了一篇《杏花烟雨楼》来怀念一个叫阿媚的女子。

 

莫小楼说,他是很了解我的。比如我今年的第一篇字他就算出来我要写《见字如面》之类的东西。所以我也有理由相信他的这个杏花烟雨,是抢我的档期,或者说是故意要和我撞衫的。

说起来,他的那篇文章也算不得是青春的纪念,因为人家阿媚压根就没和他发生过点什么。只不过是风华年代让莫小楼多看了些背影去而已。于是,莫小楼就念念不忘了若干年。

 

去年,我和莫小楼在黄鹤楼上拍栏杆。那一日,他一定要我承认惟楚有才,如此才可放我下楼。于是我一狠心就认栽了。现在看起来,不仅是惟楚有才,楚地的女子也应该是相当美妙的,不然那个屈着眉眼说话的叫阿媚的女子,何以在莫小楼若干个深夜梦回时刻突兀地回放出来。

只是让我扼腕的是,当年莫小楼体瘦胆怯,而且又长的黑,眼看这那个叫阿媚的女子渐行渐远,终是不敢下手。

不过,到底意难平。从此喜欢独上西楼,遍拍栏杆。

 

年少时犯了花痴,落下毛病。从此就喜欢在烟雨飘摇的光景登高临远念念有词,然后依着栏杆发呆。喜欢干这事的,说起来也不只莫小楼一个人,过去的那些文人骚客大都有这样的毛病,只是别人不肯说出原因来。杏花烟雨时刻,只是叹一声,明朝小巷买杏花。

心,却暗自随流水去了天涯。

 

少时读宋词,我一直觉得古人登楼的句子太多,而写杏花的句子又太少。为此我很是忿忿。

因为那时候我家里是有一棵杏树的,春天时候开一树粉红的花,却总也盼不到结果。果子也是应该有的,只是等不到一枝红杏出墙去,便没了。

也有一棵枣树,不过枣子花开在秋天,花粒小的可以忽略。

而春天是让人可以喜悦的季节,桃李春风一杯酒,我能阅读的就是这么一句。因为桃花随处可见,就流俗了。任是国色天香,只要一流俗就臭了大街。桃花也不例外。所以,我读诗的年代,桃花在一个少年的眼里只能寂寞笑春风。

而李树,我们那里是没有的。

于是,就自我认定,杏花烟雨应该是非常江南的。

 

“那泽地里袅起来的晨烟,笼罩了楼台与榭,有一个瘦弱的男或女,倚在栏干上看山景或发呆。”

——只是,那个时候。

那个时候,我的确没有想到南方的某个地方,有一个黑瘦少年,正在依着栏杆发呆。而烟雨之外,是粉红的杏花与黑白的水墨。水墨之外呢,应该有一个窈窕的女子的。烟雨太浓,凭那个黑瘦少年怎么眺望,留给他的也只是一个好看的背影。

那些薄雾与轻愁。那些楼台与烟榭。

 

等到后来我到了江南,春天来时,行到陌路,路边常常有一株两株的李树忽然扑面出来。据说路边的结的李子多是苦的,但花开的很明媚,而且都是旁若无人的样子。桃花也是多见的,总是伴着李子一起生长,花色红红白白的就锦簇起来,好像是专门来配合柳暗花明的意境一样。

从此,对桃花又生出喜欢来,只是很少再见到杏花了。南方的亭台楼阁,风格别致。但是,杏花烟雨的意境,终是不得。

 

因为我生在北方,到了南方来难免就要把风物做一些比较,这就如某些出了一趟国门的人总喜欢拿中西的文化做比较一样。本质上说,我们是没有分别的,都是为了显摆自己跑的码头多,江湖老到。这篇文章如果这样写下去不要跑题太远,应该就是一篇不错的论文。

人和人是不同的,小深磨磨唧唧一个礼拜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论文来,只会写乱七八糟的博客,我就不一样。如果我愿意,这篇文章的最后我还可以写写南人与北人的不同。

不过,这期间我接到了莫小楼的短信,他说:哈哈,这次贾东岸把你糟蹋狠了。

哈哈。

(所以,我得赶紧结束这篇文章去看看贾东岸背后又干什么坏事了。在江湖上混不能得罪太多的人,我觉得最近我得罪的人太多了,贾东岸之流就像敏感词,用多了总是很危险。谷歌就不明白这一点,所以它要关门了。)

 

同样是拍栏杆,在楚地的莫小楼看到的是杏花烟雨,而我看到的却是烟雨杏花。

我的杏花在烟雨里,莫小楼的杏花在烟雨外。这不是南人与北人的分别,也不在于瘦与黑。黑且瘦的莫小楼只是个例,而且写的一手好字的人,一般是没有这么黑的。我和莫小楼的分别在于,我拈花微笑时候,他心里相亲而不能相近,只好跑去拍栏杆。

那一腔伤悲与哀怨,痴情与娇嗔,多少次欲说还羞。任它是铁栏杆,也要拍烂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舒服
后一篇:龙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