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的故事 |
到了高三几乎天天除了学习就还是学习,沉重的负担压在每个人的头上,让我们有些喘不过气来。除了语文稍稍有些进步外,其他课程依然是好的还很好,差的还很差,两级分化相当严重。篇子做了一张又一张,可是该做错的题依然做错,能做对的题也失去了优势,题海战术弄得同学们筋疲力尽。临近高考前才知道1:7的录取比例,这使得我们每个人都紧张万分,只期望自己能超水平发挥。
记得高考的第一天,北京下起了瓢泼大雨,这已经是多年来的惯例了。我的考试地点在25中学,尽管是打着雨伞由父亲陪同来到的考点,可浑身(特别是裤子)还是被淋湿了,只好咬咬牙穿着湿漉漉的衣服参加考试。不知是否是受到大雨的干扰,第一门课程语文考得不太理想。本来自己的文言文就不太好,赖到下雨头上多少有些牵强。接下来的几门课也大同小意,只是觉得数学考得最好因为这是我的强项,不用说外语是最差的一门,也许是厌烦当时的外语老师吧。这门课上了高中后我始终没有学好,真是误人子弟呀!
三天的高考结束后,自己倒反而不知道该怎样度过了,总有一种空虚感。即使到现在自己工作多年以后,每次参加完各种考试,都会有这种现象出现,也不知这算不算高考遗留下的“后遗症”!
成绩发布了,正象我所预料的,数学分数最高得了89(满分120分),英语最差,简直让我难以启齿。总分没有达到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复读一年还是参加工作?我举棋不定!经过深思熟虑,发现自己已经不太适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于是我选择了另一条艰难的道路-参加高教自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