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笔 |
每天早晨七点收听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北京新闻》已经成为我的例行公事,受家庭影响这个习惯已经不知坚持多少年了,似乎从我懂事儿开始就有了。每天的《北京新闻》和《新闻大视野》之间总是安排一个叫《新闻热线》的栏目,由听众播打热线电话来反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于凯是北京市的劳动模范,首汽股份公司的一名出租车司机,他的事迹几年前就被宣传过,是出租车行业树立的一个标兵。可不知怎么,最近几个月我发现《新闻热线》总是插播“于凯师傅打进热线电话反映……”难道热线电话就这么好打?屡屡被忙于拉活儿的于师傅拨通?我看不是!曾几何时有两位听众误将电话打入我家(热线和我家电话只是有点儿近似,相信有头脑的人都不会打错),上来就说:“哎呀我可算打近来了,太难了……”我当时一愣,忙问:“您要哪儿?”对方答:“是《新闻热线》吗?”我答:“打错了!”如此难打的热线电话,到了于凯师傅手里竟然这么容易就能拨通,真是奇怪!其实说奇怪也不奇怪,于凯师傅是劳模当然会认识几个记者,他不必那么费心地拨打公布的热线电话,只要给记者朋友打个私人电话走个后门,要反映的问题不就搞定了嘛!这么简单的问题要我去思考,哎,真是觉得自己有些多余!也不知记者们是想怕人们忘记劳模于凯师傅呢,还是想宣传一下当劳模就是好,连热线电话都能走个后门!
我懒得动这个脑子,所以就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