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我担心她女儿的未来
(2011-08-13 08:12:20)
标签:
杂谈 |
我担心她女儿的未来
许多类似案例叙述着相同的结果:一个糟糕的父亲(或酗酒或暴力或出轨),一个无力的母亲,一个惊慌失措的女儿。
女儿如果是学龄前,她会认为一切都是由她引起,“是不是我不够乖?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是我不好才使父母这样。”得出如上错误归因,一直自责,自责一生。
女儿如果是青春期,她会认为自己已经强大到可以改变局面,从而积极地投入其中,参与改造父亲的工作,并当成自己的天职。可是她不知道正如杨姐说的:“父母的事与她的一生其实是能够分开的,她早晚要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生活。”但是,事实往往是改造以失败告终,它却作为一个未完成的任务内化为女孩儿的奋斗目标深藏于她的潜意识,一直等到她到了找对象的年龄,你猜,她会找一个什么样的男人。
你猜对了!不管到时候她多漂亮多优秀,她找了一个她父亲那样的人。为了完成未完成的任务,又一轮回开始了......
这个男人可能觉得事情已经过去,生活会回归以前。但他可能想不到女人心意已决,只是在等待时机
我觉得这个女儿不会去参与改造,也许她母亲已经给女儿灌输了正确地爱情婚姻观
事实是她女儿已经深度参与了,你看:
“他在卫生间打电话,女儿竟然在外边听着,我进门时女儿赶紧摆手要我别出声,我知道要出事了”;
“但是等到晚上他回来后,女儿直截了当地对他提出了疑问,他就一直编,我听着都说不过去,但还在为他打圆场。”;
女儿说:“我上初中时,天天盼着你们离婚,到时我就跟着他,他再婚我就整他一家人,让他们永远没有好日子过……”
而且,她母亲灌输不了正确的爱情婚姻观,因为她母亲也没有正确的爱情婚姻观,要不怎么走入了困局,怎么求助人生采访。
杨姐对她女儿说的话,女儿能用十年读懂就善莫大焉!
佛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能够走进婚姻的殿堂,是前世修来的福分,所以,每一个成就的婚姻都值得倍加珍惜。珍惜吧,那些拥有了却又不懂得珍惜的人们!
·
想起小时候。小时候家穷且弟兄们多,母亲做件新衣不易,她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母亲适时的缝缝补补中,我们弟兄四个度过了贫寒的岁月。这,不得不让我联想到婚姻。报载,中国式婚姻最需要的七样东西是:童心、浪漫、幽默、亲昵、情话、沟通、欣赏。那么,在日常平淡的婚姻生活中,别等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再去缝补、拯救,期待“柳暗花明”;请用情感和责任为针,用上述七样东西当线,时常缝缝补补,你的婚姻的霓裳一定会鲜艳如初,万紫千红……
婚姻的不幸伤害的是家里的每一个人,讲的太对了。这个男人太不成熟、太幼稚、太不负责任了,不配有家庭和孩子,否则他们一定会受到伤害。
我希望的是小女孩不要参浸于父母的事情
碰上不成熟又缺乏责任心的男人是女人最可悲的事,一个人究竟能改变多少呢,人最重要的是本性,性格很难改变,四十岁还不定型吗?
父母的事与她的一生其实是能够分开的,她早晚要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生活。希望她不要受这件事的影响,好好把握机会,对自己的一生负责。但是她只有十七岁,她能真正明白这些话的含义吗,有能力超越自己的痛苦吗?
女儿是母亲的翻版,我就是在父母的吵架声中长大的。那时我也曾幻想不再重复母亲的经历,现在已经四十多了可不得不承认我失败了。为了儿子的将来不在重复父母的过去,我尽一切努力学习与改变自己,为的是教给儿子正确的人生观念,好让儿子有个正确的人生态度。我所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能让儿子不再受我们的影响,至于我和老公的关系能维持就维持吧。
我的生活经历决定了我的人生态度,母亲是文盲教育方法就是粗暴打骂。结婚后因为夫妻感情不好,对孩子的教育还是习惯沿用上一辈的形式。直到发现儿子有了异常现象,这时我才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痛定思痛后我及时反省自己,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认识改变了我以往不正确的观念。儿子今年十六岁了,虽说并不优秀但至少思想与情感还是正常的。能有这样结果我真的很满足了,不成熟的男人也许是童年的后遗症。
走过这些年的历程当我回头望时,心中有很多的感慨总想找人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