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一 奢靡中那些灵光闪过
(2010-05-31 10:12:28)
标签:
《天涯》灵光放下执着大学问家《收获》杂谈 |
说起阅读,前几天,我一下子收到了两本《天涯》(第二、三期)和两本《收获》(第二、三期)订阅期刊,就像是和朋友约会,一月或者二个月见一次面,这次由于某种原因,有段时间没见,再见到,自然格外的亲。而且这次是成群结队的到来,让我有一种豪华感。
而昨天恰有一整天可以用来读书,这样的生活便近乎于侈靡,我觉得自己真是挺阔的呢。
上午,是几本轮流看,和每个朋友打打招呼,做短暂交流。
下午,重点看《天涯》第三期。
看好书,如和知已交谈,字里行间,只言片语,心有灵犀,有顿悟,有感叹,时有灵光闪光。现记下。
《天涯》第三期开篇《应是鸿蒙借君手》作者张冠生。是写费孝通先生的。费老是研究文化的大学问家,他的话,给了我很多的感慨。
比如他说——“没有法子可以相互完全了解,只求能相安共处就得”
当然,费老说的是文化的交融,而我想到的是,婚姻不也是这样吗。何必非要彼此彻底的了解与理解,能相安共处,能相互包容,便是过日子的很好的境况了。
“人们要在痛苦流离中逼出一个变来”——
他说的是文化的变迁。而我想到的是,当一些人在生活中在感情中挣扎痛苦死打烂缠,何不放下执着,也生出一个“变”来,变慌乱无措,为冷静从容,改变自己已经行不通的生活理念和处事方式,并且学会怎么转变,才能以最小的代价,达到想到的彼岸。
“我哪有这许多心情来回味酸苦……有多少岁月供你不尽地虚空的回忆的消磨呢……“
是啊,人生短暂,苦恼的人多是敏感的易感的人,多是把自己沉浸在对过去痛苦的纠葛中的人,时间久了,便会成了习惯,甚至在自虐中找到了快感。便是真的没得救了。
好好活着,好好做事吧。
“哪里是我的归宿呢?我的归宿感是什么样的?”
这个问题真是要想想,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