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握着你的手 感觉很温暖(续)

(2008-04-18 08:52:40)
标签:

杂谈

  《握着你的手感觉很温暖》是今年春节后我发表在《人生采访》的第一篇采访手记,讲述的是发生在爷爷和孙女之间的深情故事,让很多读者和我一样记住了那个勤劳憨厚可爱的老人和善良乖巧的勤勤。

    记得上次采访时勤勤说,今年她将和相恋五年的男友结婚,要让爷爷在有生之年亲眼看到他宝贝孙女穿上洁白的婚纱。就在不久前的一天,我在网上给勤勤发邮件,问她什么时候做新娘,并让她代我向老人问好。很快,我收到了勤勤的回复,打开她的邮件,却听到了一个让人难过的消息———她的爷爷已于3月27日去世了。

   “瑞霞姐姐,七天前,就在《握着你的手,感觉很温暖》采访见报一个多月之后,我的爷爷离开了我。文章见报那天是我和爷爷最后一次在一起,就在那天中午,我从家回到石家庄。我无法描述现在内心对你是多么感激,在爷爷的有生之年,有人能为他写些什么,而不是在他走后,写篇怀念的文章。”  

 

    直到现在我依然感觉爷爷只是去了另外一个地方,他并没有真正地离开,仍然和我在一起 

 

爷爷于2008年3月27日晚十点四十分走了,农历的二月二十,星期四,享年八十二岁,虚岁八十四。直到现在,我依然感觉爷爷只是去了另外一个地方,他并没有真正地离开,爷爷仍然和我在一起,他能够看到我,能听到我的笑声,也能看到我的眼泪。所以,我不能太悲伤,因为爷爷看到心里会难过的。我是爷爷最疼爱的孙女,他希望我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生活,不愿意看到我因为他的离去而那么长久地陷入悲伤的深渊。

我原计划五一回趟家,但是莫名地就把回家的计划提前到了清明,紧接着又提前近一周的时间,决定29号回家。3月27号下午,就在我打电话把回家的消息告诉爸爸妈妈的时候,从他们的闪烁其词中我预感到爷爷的情况似乎不太好,可能是因为亲人之间才有的一种心灵感应吧。我强作镇定,简单地把工作做了交接,立即请假去火车站买了28日凌晨的车票,预计28号一早到家。买票的时候爸爸打来电话,说他们已经回黄骅老家了。我控制着自己不去想这意味着什么,只说知道了,甚至不敢问一句爷爷现在怎么样了?正是午后四点左右的时候,外面的阳光十分温暖。可是握着那张回家的车票,我却感觉到这阳春三月美好的一切都与我无关。我在心里一遍遍地告诉自己:“爷爷一定好好的!不要胡思乱想!”

爷爷最爱吃粘粘的东西,前几天吃好利来的元宵,感觉味道不错,心想爷爷一定爱吃,下次回家时给他买一些带回去。从火车站出来后我去了好利来,拣着花生味和芝麻味的各买了一袋;爷爷爱喝三鹿红枣酸奶,于是到附近的超市买了酸奶和一种糯糯的年糕。爷爷有时候咳嗽,容易被呛着,酸奶就拣着袋装和罐装配有吸管的各买了一些,哪种喝着方便就喝哪种。采购的过程有一种只有我自己才体会得到的幸福,每次回家前我都要把带回家的东西列出来,买一样,划一样。爷爷满口只有一颗牙齿,喜欢吃软的粘的甜的。逛超市时看见他以前没吃过的,估计他会喜欢,我就想回家时给爷爷买回去,让他尝尝爱吃不。我喜欢像宠爱孩子一样宠着爷爷奶奶,他们的欢欣就是我的幸福。有爷爷奶奶的疼爱是幸福,而爷爷奶奶能够给我机会让我去疼爱他们,这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爷爷走了,我的世界灭了一盏灯,有一个地方永远地暗了……

 

那天车子一拐进老家的胡同,一片刺眼的白映入我的眼帘,我知道一切都晚了。虽然已经有心理准备,但是那一刻我几乎失控了,丢下手中的东西,疯了一样跑进家,穿过院子,跑进爷爷的屋子。爷爷安静地躺着,他已经看不到我了。跪在他面前,我撕心裂肺地呼喊他:“爷爷,爷爷,我来了,你为什么不等我呀!”掀开盖在他头上的白布,爷爷闭着眼睛,他再也不能看到他的宝贝孙女。我把脸贴在他的脸上,已经感受不到一点点的温度。爷爷走了,他不要我了……“爷爷,我给您买了元宵和您爱吃的年糕,您还没来得及吃呢。”“爷爷,您不是最想我吗,您还没有等到我回来怎么就走了呀?”“爷爷,您疼了我这么多年,您还没有好好享孙女的福了呀。”“爷爷,我还没有疼够您呢,您不能走啊。”……任凭人们怎么拉我,拽我,跪在他的面前,我只想这样和爷爷说说话,好好陪陪他……爸爸、妈妈、叔叔,还有陪我回家的男朋友合力把我扶了起来,眼泪无论如何都止不住。我那么害怕这一天的到来,可是这一天并没有因为我对爷爷的爱而延迟。从今以后,我是没有爷爷的孩子了,也许对别人来讲并不是多么严重的事情,可是对我来讲,我的世界灭了一盏灯,有一个地方永远地暗了……

妈妈说爷爷走得十分安详,一天都没有卧床,没有痛苦,甚至连咳嗽一声也没有。走之前神志仍然十分清醒。大家都说爷爷好造化,我知道这是因为爷爷疼爱孩子们,他不想为孩子们增加一丁点的负担。也许人在将要离开的时候都是有某种预感的。妈妈从店里回来,爷爷说:“你回来了?以后你要带着他们好好过日子。”妈妈是长子长媳,这是爷爷对她的嘱托。

最后一次和爷爷在一起是春节假期。我非常感谢单位能够放半个月的年假,让我有机会好好陪了陪爷爷。买爷爷爱吃的,讲爷爷爱听的,给爷爷洗过一次脚,剪过一次指甲,洗过一次内衣,这才让我稍感安慰。可是,我没来得及做的还有太多,我已经没有机会了。

爷爷的音容笑貌在我面前不断地闪现,恍然就在刚刚。我搂着他,逗他,跟他撒娇。爷爷以前总在我回家的时候在家附近的公交站牌接我,上次回家他没有去,我知道爷爷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了。我故意假装怪他说:“爷爷,您为什么不接我去呀!”当时那种甜蜜和幸福的味道是那么让我沉醉。

上次回家,爷爷的身体状况明显不如以前了,吃过饭总是打瞌睡,为了让爷爷多活动活动,混混盹儿,我和妹妹故意给他派点活儿干。勤劳了一辈子的爷爷就怕自己没事干,喜欢做点什么证明自己还是有用的。妹妹把一把青豆一把黄豆掺在一起放在小碗里,给爷爷拿个盘子,郑重其事地说:“爷爷,您帮我干点活儿吧。我不小心把它们混到一块儿了,您把它们分开。不着急,您慢慢来。”爷爷像个孩子似的高兴地接受这个“任务”,认认真真地分豆子。妈妈奶奶在一边偷偷地笑。那样的情景恍然就在昨日。

离开家回石家庄之前,我去超市买了爷爷爱吃的香蕉、元宵、春卷,爱喝的酸奶、牛奶,我想把全世界都给他,如果爷爷奶奶年轻十岁,我一定把他们接到我的身边,亲自照顾他们,多一些时间陪他们。那天我是哭着离开家的,抱着爷爷:“爷爷,我走了,您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五一我就回来看您。”可是,爷爷没有等到我回家的那一天,自从听说我清明就回来,他就盼着,等着,数着我回家的日子……

 

我相信一定有天堂这个地方,您在那里,过得很幸福

 

爷爷,我回来晚了,对不起!可是谁能听到我心底的忏悔,谁能理解我内心的伤痛呀!爷爷,我曾不止一次地祈祷让您的寿命长一些,再长一些。爷爷,虽然八十二岁已经可以称作高寿,可是对深爱您的人来讲,您走得还是太早,我多希望您能多给我一些往日那样的温暖。

这几天我几乎流尽了这二十几年积攒的泪水,可是难过仍然无休无止。爷爷,我是多么爱你,多么舍不得您啊!我想为您做的还有太多太多,我还没有带您去逛北京,没有让您亲眼看到我结婚成家,没有接您到我的新家住上几天,我还没来得及再给你煎一次春卷,煮一回元宵。爷爷,您到了那边能吃到吗?我相信一定有天堂这个地方,您住在那里,过得很幸福,您在看着我笑。

回石家庄的火车上,我默默地哭了一路,泪水无声地淌落,我无暇顾及别人疑惑的目光,只知道,再回家,我已经见不到爷爷了,我已经是没有爷爷的小孩儿了。二十五岁的我,第一次那么悲伤和无所适从。去年国庆节回家给爷爷拍了一些照片,这是爷爷生前最后一次拍照。回到家抱着爷爷的照片,那么那么可爱的老头儿,我最亲爱的老头儿,可是,我们已经永远地失去了彼此。我再一次痛哭失声……前几天在超市,男朋友问要不要买些红枣酸奶,我说不想喝。望着那一排排的酸奶,我心里说,这是爷爷最爱喝的。泪水几次差点滑落。

爷爷走了已经7天了,我每天祈求能在梦中看到他,可是一次也没有。一定是爷爷不想打扰我的生活吧。我知道您在那边会一切都好的,您最希望宝贝孙女能快乐地生活,不想看到我如此悲伤和消沉。我会记住您的嘱托,好好工作,把对您的爱埋藏在心底最深处,快快乐乐地生活。您走了,我会加倍地爱奶奶,替您把奶奶照顾好。

今天是清明节,我知道一定有太多像我一样的人在想念着已逝的亲人。其实,我们最该做的就是多爱一些身边的人,不要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轻易放弃回家的机会。多回家看看,不要让真正爱我们的人失落。

 

 

我的心平平静静地合上

你在外面早晨在外面

你和早晨是一个人

身后是泪雨天堂

……

清明节那天再次采访勤勤,再次听她讲她和爷爷的故事,我一遍遍地想起这首不知名的小诗,无尽的悲伤,深深的怀念,充满内心和身外的世界。

我们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每天都在发生,然而当不幸发生在自己身上,还是难以接受。那天我和勤勤一起流泪,一样难过,因为就在去年的12月我也失去了生命中一个最重要的人,我的父亲。所幸我们的亲人都是有造化的,平静安详地离去,而我们也尽心地陪伴了他们,没留下太多的遗憾。所幸,我们在彼此有缘相遇的生命旅途中都曾有过漫长的温馨岁月,即使他们离开了这个世界,那些记忆依然在温暖着我们。

那天我把那首诗的最后几句送给了勤勤,也送给自己———

……

我也会准时起床、干活、吃饭

累了就歇一会儿

伤心了也笑一笑

我也和你一样

好好地照顾好日子和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