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问,十一怎么过?
怎么过?当然是一天一天地过。
其实人家是在问,十一在哪儿过?也就是问,是外出旅游还是在家?
我是长假在家族。十一当然不出去。
看了五一期间乔家大院的照片,万人大合影啊,那人多的,我是不会形容了。更是坚决不出去了。
不出去的理由有很多:
不用挨挤。在玉龙雪山,上牦牛坪,先得像羊一样,被圈上二个多小时,来回转N圈,才能轮上坐索道。
不用挨宰。景点上五元一瓶的自来水。火车上十元一碗的水煮面条。用猪肉烤的羊腿。
不用付费上厕所还得排队。
不用住宾馆,夜里三点被隔壁震天响的电视机声音吵醒。在厦门,我忍无可忍,起床,敲隔壁房间的门,没反应,涛声依旧。第二天退房时,投诉,服务员说,那人半夜给前台打电话,有人在砸他的门,吓死他了。
在家的理由也很多:
想怎么喝就怎么喝。上午泡龙井,下午喝普洱。冲杯咖啡,自己动手做鲜榨果汁。老公还送了我一箱长城干红。
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搬家时朋友送的紫砂汤煲还没用过,这下正好对着食谱煲煲汤。昨天五十五元买了八只最爱吃的海蟹。我吃两只,老公吃三只。告诫他,剩下的这三只,我吃两个,你只许吃一只。老公说:“不行!……这三只全归你了。”
新到的《天涯》《收获》杂志,正好这几天看完。其中有一篇格致的《布达拉宫的后面》我一定喜欢,可以神游一番。
早晨在阳台上洗洗衣服,太阳真好。
逛逛街,买几件漂亮秋装。
还有不少事要做,有篇稿子要改,节后用,有个新的采访稿要写。有部书稿要整理出来。
还要去看望父母。母亲现在一打电话,第一句话就是:你来吗?即使刚看了她回来,也这么问。
这些做完,十一也该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