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4月07日
(2010-04-07 01:50:11)
标签:
杂谈 |
今天下午看到一篇小说,讲的是一个男人在火车上遇见了一个女人。桥段像是无数旅行中的孤独者寻求艳遇中的任何一次,他们开始了聊天,点了红酒,互相试探。女孩说起是去找男友的,而男人表示自己的名字恰好是对方口中提到的那个。同名同姓?用低概率的巧合用来构建故事,推动情节的手段称得上低劣。作者应该知道这一点,不是避免巧合本身,就是用更高级的手段圆了这个“巧合”。让我对这篇小说产生好感的原因在于结局,女孩说:“我和我男友就是在火车上认识的。”
这位虚构的、决胜千里运筹帷幄的女孩给我们一个这样的启示:如果结局是好的,那么过程就是好的。她通过某个奇特而有效的方式率先把握住了心仪男孩的关键资料,比如说姓名,然后以此展开对那位白马王子的攻势。小说中有一种真实被称为“艺术的真实”,也许没有发生,但合情合理,于是它就“真实”。
说了这么久,我想表达的意思无非一个,现在中国足球需要的是一个“好结果”,至于过程,只要别太过分、太自决与人民,那就不管了吧。
韦迪最终表态放弃“国奥打中超”方案,迫于什么压力可想而知,名嘴们,名记们,在各种媒体上最终赢得了胜利,甚至还包括亚足联那边传来的道听途说。然而现在我觉得韦迪此番提议尽管很荒诞,但未必带来了多少坏处。这种“非恶”不光是因为“恶行”没有得以实施,仅仅处在构思上,而更在于此举让业内相关人员更充分思考了中国足球的现状,而对中国足球的未来每一步也都会走的更加谨慎——但愿如此。至于韦迪表态中的“我们会通过商业运作,为国奥队与中超球队踢比赛来筹集经费,这个经费不会由俱乐部和国家出,我觉得这一点肯定能够实现”这一点,在我看来就很有积极的一面,因为它必将使得中国的职业足球市场化更具体、充分和全面。
用一位朋友的话来总结和回顾这一次“国奥打中超风波”吧——“我支持韦迪那方案,但前提是取消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至少5年——实在没有实现的可能。”是这样的,一个错误的前提推出一个错误的结果,但这个命题还是真命题。
这位虚构的、决胜千里运筹帷幄的女孩给我们一个这样的启示:如果结局是好的,那么过程就是好的。她通过某个奇特而有效的方式率先把握住了心仪男孩的关键资料,比如说姓名,然后以此展开对那位白马王子的攻势。小说中有一种真实被称为“艺术的真实”,也许没有发生,但合情合理,于是它就“真实”。
说了这么久,我想表达的意思无非一个,现在中国足球需要的是一个“好结果”,至于过程,只要别太过分、太自决与人民,那就不管了吧。
韦迪最终表态放弃“国奥打中超”方案,迫于什么压力可想而知,名嘴们,名记们,在各种媒体上最终赢得了胜利,甚至还包括亚足联那边传来的道听途说。然而现在我觉得韦迪此番提议尽管很荒诞,但未必带来了多少坏处。这种“非恶”不光是因为“恶行”没有得以实施,仅仅处在构思上,而更在于此举让业内相关人员更充分思考了中国足球的现状,而对中国足球的未来每一步也都会走的更加谨慎——但愿如此。至于韦迪表态中的“我们会通过商业运作,为国奥队与中超球队踢比赛来筹集经费,这个经费不会由俱乐部和国家出,我觉得这一点肯定能够实现”这一点,在我看来就很有积极的一面,因为它必将使得中国的职业足球市场化更具体、充分和全面。
用一位朋友的话来总结和回顾这一次“国奥打中超风波”吧——“我支持韦迪那方案,但前提是取消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至少5年——实在没有实现的可能。”是这样的,一个错误的前提推出一个错误的结果,但这个命题还是真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