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小道可观》这本书稿出版前最后的一些案头工作是在5"12汶川震难之后的持续余震震感中进行的。
离汶川仅有92公里的成都市,在5月12日14:28开始的80秒的时间里,被里氏8"0级地震给晃得个魂飞魄散。
其后,至今,成都人生活在不停的余震震感中。《小道可观》的一些收尾性质的案头工作也是在每天都要晃那么几下中进行的。这是我自己的书,我在6楼书房里被晃两下没什么可说的。
地震没有震垮成都的房子,当然也没有震垮我的家,但在很多天内“震垮”了我的书桌。那些天里,我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古老慨叹的滋味。
那些天,内疚感混合着跑地震所造成的心神不宁生活混乱,一起折磨着我的内心。
我还是让自己回到了书桌前。从做这本书的案头工作开始,我一点点凝神聚气,重新开始写作。几天内,我写了很多文章,分别刊于《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看电影》、《瑞丽伊人》、《南方都市报》、《晶报》等全国十几家报刊。
很有点意味的是,《小道可观》这本书房产物,其最后成型于作者个人的灾难体验和心理困顿所导致的短暂的“书桌坍塌”。也就是这本书房产物,让我又回到书桌前,从事物性的案头做起,进而重新进入书房,进入写作之中。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再次确认,日常的生活秩序和生活方式对人心的镇定和慰籍是那么的强大、有效。
谢谢我的朋友、女诗人翟永明为我这些文字写序。在这次地震中,我和同样在成都的翟姐一起渡过了朋友们在一起相互宽慰相互鼓励的那些美好时光;而多次驾车前往重灾区发送援助物资的志愿者翟永明,更是让我们大家非常地崇敬。
最后,在这里,我要感谢在这次地震中所有急切打听我和家人的消息并问候平安的朋友们和读者们。有那么多的朋友!有那么多的读者!我内心的感动是无以言表的。谢谢大家!谢谢!
前一篇:余震中的民间成都
后一篇:电影随笔:爱情课程之《爱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