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爱相亲》: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

(2017-11-05 17:29:03)

少年时的梦,终究与未来不同。即使内心有朵永不凋零的花,然而现实却是世事无常,那沧桑变化,看过去,看过来。也许是看他人,也有可能是被看。张艾嘉编剧、导演并主演的《相爱相亲》,原型故事牵涉到亲情纠葛,落实在电影里是河南。作为中原的河南,当然就是中国的象征。越是地方的,就越是中国的,进而也就是世界的。自觉是“普通女性”的张艾嘉,是活跃在两岸三地四十多年的张姐,她的目光越过了明月和朱砂,回归到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母题,具体来说就是“母亲的名分”和“父亲的坟墓”,充分表明我们依然生活在儒家“必也正名乎”的系统中,“名正而言顺”必然还是我们行为处事的根本原则。

http://p9.pstatp.com/large/436e00011427730b7bdf

妈妈张艾嘉,与爸爸田壮壮,已经都到了退休的门槛上,本应该安于现状做个正常的老人,跳跳广场舞、催促下女儿郎月婷找个靠谱的男人嫁了。然而,当自己的老母亲去世之后,过去的历史遗留问题必须要解决。那就是城市里的父母,能不能合葬在一起,因为父亲在乡下还有个妻子。这个传说中的老太太吴彦姝,还活在农村,守护着故去丈夫的坟墓。一门心思迁坟的张艾嘉,从此就落入了生者与死者、现实与历史、现代与传统、愿景与媒体的各种差错的不对称当中。

http://p1.pstatp.com/large/4369000297d1f5857f3c

《相爱相亲》的生活感非常妥当,尤其是张艾嘉和吴彦姝的台词,情绪把握恰到好处,分别是普通城市的一般知识分子(一般说来就是教师、医生等专业人士基于生活的精明)和农村老年人的腔调。但是,每个人在自我生活的圈子里理所当然的生活逻辑和处事方式,换个语境,就成了呆板的固执和荒唐的笑话,亲人或仇人之间的那些情仇,在媒体肆无忌惮的侵略和夸张之前,在他人的目光不由分说的评断之时,内心的强大不过是一种生硬外科的自我保护。好好过日子,对于很多人来说,本身就是个梦,现实总是有无数的老问题呈现出来,对于《相爱相亲》这个故事里的人来说,如何找到安身立命的位置就是活泼或沉闷的人生难题。

http://p1.pstatp.com/large/436d000263c5dfd9b98a

《相爱相亲》讲了三代人有关“爱”、“幸福”和“责任”的故事,每一代人都在试图主动被动的寻找或确认,然而都不敢说找到了真谛,当然也无所谓失败。爱的箴言,也许只能在歌里唱。当聚光灯猛然打在观众席里的张艾嘉,她瞬间就从旁观者成为被注视者,犹如围观群众被看得见的手指责为“就是她搞的鬼”,微观处境下的悲哀,在于不可能将胸内滔滔如黄河泛滥的情怀一一倾诉,没有人(甚至包括她的女儿)愿意倾听她的故事,大家不过是当做猎奇,对于电视台而言,唯有垒砌猎奇才有收视率,观众才值得关注你十五分钟。

http://p3.pstatp.com/large/436e0001142612f77eea

爱的教育,当然不止是“愛无心”“親不见”那么简单,简体字的社会与繁体字的社会,区别不在于字形,而是每个人在于看和被看之间的反省,每个人都生活在生活之中,生活是跑起来,还是跳跃,抑或选择安静,根本上在于“自得其乐”是一种奢侈。生活的智慧是无止境的,轻描淡写还是浓笔重彩,取舍的都是当事人的境遇。对于现实和未来的大事小情,有人或凭空捏出鲸鱼则惊涛骇浪,有人在泰山崩于前而八风不动,红尘阡陌之间,江南陌上花开,草长莺飞,或徐徐归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