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对于70后而言,王健林进入视野,当然是1990年代中期如日中天的大连万达足球俱乐部,迟尚斌担任主教练的这支队伍,是甲A联赛的最强战队,曾经以55场不败扬名天下,三连冠的威风更是恒大之前最美好的传说。就在传奇在最高峰之时,王健林告别了大连名片,将球队成建制的低价转让给徐明的大连实德,后者仅仅以1.2亿便收购了这支冠军之队。1994年,王健林最初只准备花400万搞足球,结果超支200万便夺得第一届冠军。当年第一场客场比赛,王健林就拎着20万现金随军征战,这也为中国足球的金钱史夯实了基础。
http://p3.pstatp.com/large/e930003033acf62dcc3
1992年,万达作为东北地区首批股份制试点单位发起成立,注册资本1.2亿元,这也是王健林职业生涯中最为关键的一役。大连万达房地产总公司持股58.33%、内部职工认购20%股份。1987年,曾经的复员军人来到西岗区属企业。凭借棚户区改造项目,万达赚取了第一桶金。这家在王健林接手前亏损数百万的,在其接手后的第二年即实现了营业收入1285.8万元、利润291.2万元的业绩,这个利润,其价值相信不亚于2016年的20亿。我们不能吐槽王健林的“何不食肉糜”,遵循着“你能你上”的原则,他确实在28年前,便实现了“小目标”。
http://p3.pstatp.com/large/e9700021b5297c50d39
1980/90年代,王健林、任正非、王石、张瑞敏、宗庆后等企业家开始创业,他们经过艰辛努力,获得了人生的第二桶金。“一亿元的目标”实现,对于三十年来的创业者来说,都很可能具有醍醐灌顶的领悟,明白了如何去证明自己对财富的掌控力,也是对欧美日工业革命以来著名企业家的参照。1990年代末期的马云、马化腾、雷军、丁磊、张朝阳、张小龙等科技时代的创业者,毫无疑问与王健林等人的创业史迥然不同,他们要做到的是科技引领时代,自然也是对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等科技巨人的山寨和追逐。2010年代的创业者,几乎都是网生代,他们从青少年时期便生活在网络海洋之中,王健林、马云、马化腾与大时代的彼此成全的关系,致敬是应该的,然而当前是前无古人的时代,没有人曾经走过,这个时代的创业英雄的“一个小目标”,实现起来,或许很简单,忽如一夜春风来,某个创意就做到了,但是要坚持下去,从一亿到一百亿甚至千亿,就需要观察并学习王健林、任正非、马化腾等前辈。
http://p3.pstatp.com/large/e9100085918d34acc46
在2020年代,引领中国以及世界前行的最重要力量,应该主要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我们个人应该更加努力的去适应后互联网 的世界,“机器人革命”与现代工业的结合,将会把非常多的工人解放出来,人类将绝大多数在第三产业领域中工作,文化创意、科技研发、金融财经等等行业,将给有所准备的人提供大时代的际遇。如果80后、90后、00后有心在未来尝试做新科技时代的英雄,现在就应该努力了。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无论那句话更有利、有力、有理,都需要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