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一个漫长的、令中国电影人尴尬的暑期档过后,接着便是精干的国庆档,看起来自香港的电影人又要呼风唤雨。CEPA之后十三年,WTO最新一轮有关中国电影市场谈判之前一年,内地电影市场又成为了香港导演的舞台,尤其是喜剧电影。周星驰的《美人鱼》、郑保瑞的《西游记之三大白骨精》和王晶的《澳门风云三》,横扫春节档。李仁港的《盗墓笔记》、梁乐民与陆剑青的《寒战2》以及成龙主演的《绝地逃亡》占据了暑期档的票房前三强,林超贤导演的《湄公河行动》再与王晶的《王牌逗王牌》携手,显然也会在国庆档吸引相当的观众注意力。如今的香港电影有两种,一种是坚持香港本土意识和传统风格的当地制作,成本小,另外一种则就是在内地复活的泛香港电影,利用内地资金,使用香港演员和内地明星,大制作,以上所说的电影都是这第二种形式。《王牌逗王牌》很通俗,但俗的有其脉络。
http://p3.pstatp.com/large/e930002fd3020a48a4e
通过对王晶以及与他合作过的香港电影人的简单回顾,我们便会发现香港电影黄金时代是多么的珍贵与短暂,如今这些年事已高的香港导演在内地的奋斗,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传灯”——内地电影产业,要想达到超过北美票房,乃至于达到1000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就必须认真的去做商业片,当然,艺术片、独立制作也需要有心人去制造。王晶父亲是著名的香港电影人、号称“大娱乐家”的王天林。王天林一门四杰,除了王晶之外,杜琪峰、林岭东、林德禄等业内大佬均是他带出的人才。王天林拍摄的电影,几乎涉及所有的主流类型片,到王晶这里更是趋向于娱乐功能的商业片。王晶与刘德华的合作默契,他们的电影数量众多,可见足够勤奋;为人友善,几乎可以与任何人合作,特别是提携新人;电影生涯跌宕起伏,经历过香港电影新浪潮、黄金时代、崩盘以及重生,期间黑道人物也高度介入过香港电影。
http://p3.pstatp.com/large/e920008b25fbead589f
王晶,是香港电影本土票房之王,迄今没有任何人可以接近。《南都周刊》曾如此评价王晶:“尊重金钱的规则,睥睨江湖的规则,可以在任何地方做到最好,但却只愿意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做到最好。”王晶,1955年生于香港,祖籍浙江绍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父亲为香港著名电影人王天林,自幼熟谙片场精髓。王晶出道之时,正是许冠文当红之年代,王晶便进行强度学习其娱乐技法,进行足够的拆解与建构,其后又积极学习、参考、模仿、致敬了中外诸多经典电影的立意和桥段。最初为电视节目和电视剧编剧成名,三十岁之前便已经是全能的电影人,这也是那一代香港电影人普遍的道路,全能、高产,可复制同类型电影,追逐一切流行文化,从香港到东南亚再到内地,他们的电影之路便是三十年来亚洲东部经济、文化大局变动的投影。香港回归之前,电影业便基本崩盘,到2003年就必须通过CEPA借尸还魂,到如今基本上已经成为华语电影的重要组成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