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城》:是不是不批评就不算懂影视圈的人?
编者按:如今的荧屏观众,不归中老年,则归90后。显然,《幻城》的对标观众,并非我等70后男观众,还是看小朋友怎么看吧。
此文从标题就存歧义,“懂影视圈”和“懂影视”确是不同的。但,实不敢用“懂影视”一词。或,“影视圈”内“懂影视”人有几何?莫话其他。在眺望上周,影视圈最热的话题莫不过《幻城》,开播第一天,诸如“承包了美瞳场“、“假发批发”、“成人版巴拉巴拉小魔仙”等话题层出不穷。似乎,超级卡(cao)司(dian)云集的《封神》也难匹敌。
http://p3.pstatp.com/large/b9d00040411c92a0aa2
摸着良心问,我是不是地球上唯一觉得《幻城》在各方面平衡都做得还不错的?
1、造型上:发色。生活在冰雪中的冰族人不该是白发?那让北极熊、北极狐都作何感想?美瞳。要不然呢?白发黑瞳真的好看吗?自己也玩过cos的人认真答,不好看!肤白、眼浅才能看!“余幼年”即嗜看《卫斯理》,到现在都被蓝血人迷得不要不要的!蓝眼蓝泪,你怎么会知道“他幼年”不会被冰族的人美到?
PS:“巴拉巴拉小魔仙”即视感有时确实是有的,比如冰族的小胖出场。如若能和其他人一视同仁觉得便可。又或是,是不是剧组专门设置的话题点谁又知道呢?
http://p3.pstatp.com/large/ba3000352671b40cfc7
2、点击量造假。这点我不敢妄言,但收视率和点击率本就不必成正比,像《琅琊榜》。电视和互联网本就是完全不同的受众定位。从宋茜、马天宇、冯绍峰三个主演选择来看,不难看出《幻城》对受众年龄层的划归。互联网渠道之于网生代受众,相关人频发刷新页面支持偶像也不是不可能,就如同转发评论也可以破吉尼斯纪录一样。而在点击量上除了被吐槽,也未见正面宣传。(仅私人观点)
PS:再说回造型,就和你不懂big bang和exo一样。《幻城》本身也就不是拍给你看的。
http://p3.pstatp.com/large/b9d000404125ec2af67
3、当然有些文章,类似标题是“中国的冰与火”,从宣传角度来说并不高明。因为故事中的两大对立神族是冰族和火族,就把标签定位为“中国的冰与火”,到底是借力拔高还是对比立现?《权力的游戏》全球唯一,在制作上工业水平远高于国内;在行业历史上,我们也仍旧是个毛孩子。我只能说任重而道远。
PS:确实有一些看得会出戏的地方,比如冰族宫殿是搭景,其他诸多都是特效。就特效实际而言,亦是国内拔尖了。哪部剧甚至电影上架后,特效没被吐槽过的?(话外,权游的特效真实牛逼啊!)比如《古剑》中的襄铃,再比如《琅琊榜》中的靖王养的狼。
http://p3.pstatp.com/large/ba600023b499085eccc
说来说去,就是我在维护我喜欢的。从题材到故事,从故事到演员。又或者是优质奇幻的稀缺让我无比“饥饿”,说我饥不择食也好,就是挺喜欢。相比前段时间上线的国产奇幻剧,起码《幻城》在故事上是有诚意、有新意的。对,兄弟情比男女之情要新;神与神、神与人之间的战争要比国与国、人与人的战争要新。
在说题材,《幻城》我眼里已经中是奇幻题材的一大突破了。以往的奇幻题材,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是架在中国古代文化基础上的。典型的作品就是《白蛇传》、《聊斋志异》、《天仙配》等,无论从何而言,我们的都是在“啃老”,一遍遍的翻拍,吮吸着并不再丰满的乳房。而在我的认知里,从仙剑系列开始,中国奇幻有了“新的开始”,后又有《花千骨》、《古剑奇谭》等现象级大剧,都在用现代视角书写着历史。但这所有无不嫁接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上。从这个角度而言,私以为《幻城》已经在作品的思想层面引领了新潮流。
http://p3.pstatp.com/large/ba200034fc89de388bb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一部剧能够平衡演员、拍摄、后期、宣传等各个方面,当然还有演员的话题性、受众层、演技、情怀等更多细分。发自肺腑从内心佩服着。谁知道未来再看会不会觉得它是经典呢?(文:罗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