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灵神探》:假如一切都看透

(2016-01-13 23:59:21)

原谅我的惯性思维,一直以为《通灵神探》还有别的终极解释,能够在内地公映的电影,原来也可以不讲究唯物主义,那么对于内地编剧来说,是否从起步价就不公平?阿方索·博亚尔特导演的《通灵神探》有太多熟面孔,优雅的食人魔汉尼拔博士已经来了,静静的看待人间的一切,神经质兮兮的科林·法瑞尔依然是神棍,还有美剧中著名的优雅大叔杰弗里·迪恩·摩根(最新一季《傲骨贤妻》中的谜之微笑者),更不用说无处不在的美剧探案美学叙述,更有《犯罪现场》《犯罪心理》《疑犯追踪》《灵书妙探》《不死法医》《数字追凶》《嗜血法医》《少数派报告》等等美剧的即视感,本片以弗洛伊德和荣格的面子开采观众最初的预料,《第六感》《七宗罪》《不死劫》等等设定与“金砖四国”电影神级开挂的蛮荒感,在绿意盎然的镜头里,对于人类的痛楚,积极干预与消极旁观双峰对峙、双水分流,老年的旁观与中年的干涉,对任何人、事物、行为、现象以至于社会和人类生活本身,毫无疑问,善恶的存在,本意就是诡辩的好素材。洞如烛火,假如一切都看透,生便不是什么,死也难说奥妙,旁观他人的极端痛楚,出手是恶还是更大的善?

 《通灵神探》:假如一切都看透

在神秘主义和宗教偏向之后,内地观众才发现本片中确实有非唯物主义的灵魂存在。原来每个被杀的人都该死,杀人者才是救赎者,他的行为是在痛苦的最初(尚未显现),便已经消弭肉身。原来审视每个人的痛楚,未必就是慈悲,更或许是残忍,他的不作为不过是消极等待人作为人的自由逐步丧失。著名的逻辑学家兼哲学家罗素在《西方哲学史》说,自从古希腊时代以来,哲学家们就分为两大派,一方是希望加强社会约束,一方希望放松社会约束。安东尼·霍普金斯和科林·法瑞尔,分别饰演的天使-魔鬼一体的超级观察者,其实就是这两排哲学家,编剧将社会强行压缩为死亡和痛苦,道德戒律和生命价值,都被简化。对于个人来说,痛苦也是人生的过程,也是别一味的享受,即便是最高的神也未必有资格剥削,否则人生的中段便只剩下甜得发腻的“永远健康”期,活着成为一种无知、无趣、无聊的怠生,假如他们最终发现这个秘密的话,假如“惩罚者/超脱的天使”无处不在的话。

 

马尔克斯在《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中,有句“只有一件东西是肯定要到的,上校,那就是死神。”死神应该是自然的象征,而不是一个意外的参与者。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从被投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开始,他就要为他做的每一件事负责。而不是向神父告解,祈求上帝原谅,他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应自行承受,超验者的存在,是人间世最大的干扰项,《通灵神探》里的两位都是。最终,所谓恶的一端科林·法瑞尔,陷入深深的倦怠中,他消极怠工的选择了“自杀”,不断加深善的一端安东尼·霍普金斯的超验,如果后者不作为,那么他的搭档女警探便会死于非命,他女儿的悲剧换一种方式再现。他举起了枪,杀死了自杀者科林·法瑞尔,正如此前科林·法瑞尔给予无数病入膏肓之前的人,安排的杀戮一般,无非是科林·法瑞尔无比清醒和自觉。老去的安东尼·霍普金斯,已经开始作为,将会如何?一言以蔽之,出手便是失败。出手便要永远出手,否则也是失败。科林·法瑞尔厌倦了这一切,他选择了“自杀”。安东尼·霍普金斯一切都看透,理智还是屈服于情绪。既然能够看到,其实最初的不干预是最为合适的选择,即使他无限同情、痛苦,一旦干涉,也将改变自我开挂的超验,世界已经呈现知行的分裂,无限可能性与宿命无法并行不悖,安东尼·霍普金斯也以自己的失败证明假如一切都看透本身便是悖论,全知全晓与全审全判无法共有这个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