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与激情7》:为了不忘却的纪念

《See
对于剧情的逻辑,一定要放在关注度的边缘之外。在整个系列中,本片的品相介于第五、六部之间。30分钟之后,绝对意义上迎合观众肾上腺素的电影,绝对让观众惊讶,飞车原来可以这样玩。身为《疯狂麦克斯》《极品飞车》《侠盗猎车手》等游戏和电影的粉丝的导演,通过范·迪塞尔、保罗·沃克等人是埃尔顿·塞纳、舒马赫等级的冒险家,正是他们的持续冒险,尤其是团队天降飞车(那份自信、自得的感觉,酷过《王牌特工》的过家家)、双雄横冲直撞洞穿阿布扎比摩天三塔、保罗与重装货柜车的再约战(特别是即将自由落体运动的刹那,在车厢上奔向天际线的本能行动),令全世界的影迷基本可以无视巴别塔的阻碍,不用任何语言的翻译,就能无缝刺激脑下垂体中的内啡肽(快感荷尔蒙)过度分泌,精神处于应激状态,欣快无比。速度与激情都是力比多的极限展示。汽车是现代文明的重要驱动力,铁粉在引擎与轮胎的哼哈重奏中迷失理性,角色可以替代我们实现热血却不血腥、暴力但不爆裂、满满正能量的幻想。
《速度与激情》告一段落,简单回顾是有相当必要的。前三部是B级制作的赛车片,格局相对较小,场景以城市中的穷街陋巷为主,加以警匪、黑人文化、日系赛车等要素,竞赛过程就是目的本身。林诣彬重启的四至六部则是全新升级的A级动作片,从单纯的飙车、单挑,到面对跨国犯罪集团,公路、赛车成为实现正义目的的手段,特别是第五部里约大决战,参考“意大利任务”模板,强拖保险柜的桥段存在感极强,第六部则是奔跑吧坦克,军事高能科技由此进入本系列,到第七部大反派更是采用美剧《疑犯追踪》的全面监视路径寻找目标人物,很显然对手在升级,未来从第七部开始又是新的三部曲,杰森·斯坦森不会忘了与巨石强森、范·迪塞尔的约会。
演员保罗·沃克之死,令角色布莱恩回归家庭,可以说是完美而惋惜的谢幕。他的好基友范·迪塞尔望着沙滩上的布莱恩一家人说“再见,怎么说得出来啊。”即便他不告而别扬长而去,保罗·沃克的弟弟饰演的布莱恩也要追车赶上,与范·迪塞尔和观众道一句再见,从此布莱恩归隐田园。为什么《速度与激情》系列从一般电影迅速蜕变为当代动作电影之王,很明显就是英雄心与世俗生活的完满结合,群像正面角色对于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