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洋妞到我家》:“移得了环境,移不了心境”怎么破?

(2014-07-30 04:17:26)

《洋妞到我家》由陈刚执导,徐帆、陈建斌、陈一诺主演,讲述了一个外来互惠生(他者)进入中国家庭生活的故事,展现了当下中国家庭教育问题,并进行了更为深刻,更为理性的思考。欢乐的氛围、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入了特有的哲理性、真实性、批判性,从而使得影片具有了一种超现实感。当前中国中产阶级的焦虑之一,便是坚守中国还是坚持移民之间的根本性矛盾,如何走出去是大难题,走出去又如何也是不得不想的更大难题,本片通过迎进来再平衡家长们的困惑,显得层次上就略高一筹,值得家长们对照参照自家难念的经。

 

 

《洋妞到我家》从以往影片的娱乐化、平面化逃离出来,到以现实的视角直面当下中国式家庭教育与“走出去”的问题,使其具有了人文的深度、理性的厚度和一种现实的沧桑感。不管是影片温情机智、幽默谐趣的轻喜剧风格带来的视觉冲击,还是赤裸裸的问题所带来的心灵和精神的冲击,都无疑使影片具有了一种特殊的现实意义。它不同于综艺类关心小孩成长的问题,它的出现是对“中国导演好像活在了温室当中,完全不知道周围的变化,不知道生活的力量所在”的一次回击,更是对真实状态的中国现代家庭“现场”不动声色的展现。

 

 

《洋妞到我家》以对比的形式营造出中国家庭教育的深度与广度,这就使得影片所表现当下最真实的家庭教育现状有了现实与历史关联。于是,在“他者”镜像的表现下,影片中所呈现的诸多问题具有了多义化和象征化。影片从洋妞到家开始造成矛盾冲突。一方面,洋妞这一外来者只接受规定的工作时间,按自己的方式教育学生。另一方面,孩子在母亲的眼中就是公主,要“高人一等”,不能受半点委屈。二者就无形间形成了一种戏剧冲突,而陈建斌饰演的皮爸则是两者的调节器。显然,影片对于出国及其孩子的教育既有批判反思,也有认可和肯定,它既是现代“崇洋媚外”,一心一意觉得国外就是好的延伸,也是现代文明下中国家庭教育的象征,更是一种使“家长”陷入无休止的工作状态,一心为孩子成长的阐释,从而对这种尴尬状态甚至“异化”的罪魁祸首者进行批判与控诉。

 

这部影片表现了当下国人和教育对传统价值、思想的一个“另类”破灭的解读。虽说影片中徐帆饰演的“虎妈”继承了中国传统式让子女像公主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式”的生活,但这是一种畸形的继承与传颂。

 

总之,就像《洋妞到我家》中皮爸所说的,“移得了环境,移不了心境”。不管是对孩子教育,父母生活,还是对“走出去”与“走进来”,都是一次最直观的诠释,带点反思,带点悔恨,带点超越。或许正如影片大团圆式结局一般,浓缩并寄予了当代国人及教育深厚的人文内核与哲理意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