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暴》:香港警匪片的升格再造

(2013-12-14 22:58:48)

袁锦麟编导、钱嘉乐担任动作指导的3D警匪片《风暴》,给人最直观的感受便是香港弹丸之地竟也有如此凶猛的战争,而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混沌胶着战中,更有令人心有戚戚的人性思考。这样酣畅与揪心相互纠缠的香港警匪片已经长时间未曾出现了。一句“将香港变成‘战场’”的宣传语透着一份自信,仿佛“港片已死”的叹息从未出现。战场之上的爆裂的场面如子弹飞梭般肆无忌惮,爱恨在转念间所引发巨大转变尤使人回味。

 

在警匪片类型上,香港作为地域性标签,在世界影坛同样占有一席之地。从1980年代警匪类型的黄金时代开始,香港警匪片已经几经转变,1990年代,警匪类型进入“黑色”时期,一方面是古惑仔横行港岛,一方面是杜琪峰的黑色将警匪风格化。无法绕过的《无间道》系列横空出世后,好勇的警匪成了斗智的猫鼠,此后,香港警匪片多了些内心戏,少了些街头暴力。恰恰在这种内心戏陷入空洞无法自拔时,《风暴》的出现可以说是将香港警匪片的风格推进了一步,在动作戏与内心戏双方面升格了香港警匪片的面貌。《扫毒》是向吴宇森致敬,而《风暴》则是献给麦当雄、林岭东等前辈。

 

香港从来不缺少警匪片,但《风暴》以前,却让观众猛然发现,香港的警匪片很久以来真的缺少一场凶猛的战争。《无间道》一出,除了林超贤等导演继续火爆动作片之外,绝大多数导演把警匪片文戏化,本片在保留文戏的纠结之外,更有将《高度戒备》的林岭东风格交待到中环的高调。作为香港主流商业电影,《风暴》集中了香港警匪片三方面的经验,同时也是观众观影快感的来源,即视听享受、情感体验、思维愉悦。其实,以往的警匪片中,以上三方面经常是单独出现,少有作品能将三者结合在一处。黄金时代发哥的潇洒重在视听享受和情感认同,而缺少了之后由银河映象发轫的思维愉悦。而以上三方面,可以轻而易举地在《风暴》中得到体验。一说视听享受,警匪片做成3D的可算头一份,中环上的开战让观众见识了警匪各自的火力,隳突的子弹在银幕上横冲直撞,其真实感在华语电影中并不输给大片《集结号》、《南京!南京!》。二说情感体验,在高密度的火拼中,影片仍有罅隙包裹进复杂的情感线索。刘天王与干女儿,林家栋与姚晨,刘天王与林家栋,其中有深沉的爱,有爱至极而生恨,有谎言,亦有誓言。情感交错之中,还有对警匪片中经典的卧底故事的升级,“我是卧底”的谎言从林家栋口中脱口而出时,既引人发笑,又令人深深感到其无路可走的回返。卧底的故事最终与人性光辉勾连起来,超脱了港片既有的叙事套路。三说思维愉悦,这一点主要由刘天王饰演的角色所承担。因痛失所爱而扭曲的刘天王,心头只有一个都不可放过的发狠。中环战场上的对决中,影片的情绪始终集中于他对劫匪们不留活口的算计。生死一念间,整个段落牢牢控制住观众的思维和情绪。

 

《风暴》对香港警匪片的升格,不得不提到影片中的演员的贡献。几乎所有的角色都输给了编剧给出的反讽中,胡军最讲法律却在不清醒之中被伪证,王敏德渴望抢劫大买卖却没见到一张钞票,林家栋每一次情感转折点都被证明是会错意,刘德华奉公执法却被迫要坐视他人死亡,小混混不能救、线人救不得、悍匪一个都不能留。刘天王已不再年轻,但动作戏却连番升级,让人大呼其硬汉本色;林家栋在配角世界里摸爬滚打,在该片中却承担了重要的戏份,无论动作和情感的表现,都可圈可点。这也再一次证明香港电影总由一批配角,以绿叶的姿态贡献鲜花的表现效果。吕良伟的特别出演给反派定义了符号化脸谱,一个坏到底的匪徒,绝对时战场上的焦点之一。胡军和姚晨的出现并不违和,胡军知己知彼的有文化的悍匪形象、姚晨虽然是大陆来港人员却已经融入其中,由此可见大陆和香港的合拍片正在升级到一个新的时期,两者互相适应,取长补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