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心巧克力》:上海与日本自我现象的爱欲纠葛
(2013-11-10 01:29:27)不管怎么说,在大陆的城市中上海是最具有现代气息的一个,虽然传说中上海人认为除了上海其它地方都是乡下是一种调侃,而且上海男人也一再因为娘炮和精打细算为其他地方的人所诟病,但其实上在当下的中国,上海可以看作是现代式生活的代表。而且,相对于国内大部分地区把目光投向京泸广深时,上海人的目光早已经伸向了国外,哈美哈韩哈欧哈日……上海都走在时代的前列。即使在全国一片抗日义愤的日子里,上海也还是对日本最有好感的地区。通过来自台湾地区(中华民国在台湾)的民国范儿的林志玲与两个日本帅哥的情爱犹疑,本片完成了一出自我设限的现实想象。
其实,好多文化要素决定了上海与日本的文化心态有些近似,同样是地狭人多,同样是领先不止一个身位,(日本领先亚洲,上海领先中国)同样是处在后现代文化的氛围之中,作为沿海型地区,同样具有外向型心态,等等不一而足。因而,就接受度而言二者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某种共性,也容易建立起心理上或文化上的链接。
由日本导演筱原哲雄执导,
从形式上说,《甜心巧克力》是一出纯真的异国恋,同众多纯情片一样,走的是简约、煽情的路线。它没有多少让人紧张的情节,完全靠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换来获得观众的认同。然而,就实质来说这是当下时代的基本情感状态,关于爱情中的自我形象思考。
灵与肉的冲突大概是自古就有的传统,即使没有后来张贤亮用作品或者身体实践也都是地球人都明白的事实。对于林月(林志玲)来说,星野守(福地祐介)代表的是一种完美状态,是自己爱情的理想版本,而木场(池内博之)则是一种现实状态,未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欢,但是却是实实在在的现实。
整个故事就在这样一种寓言式的结构中展开叙述,故事一开始星野就已经逝世,或许这也是某种象征,即在当下的现实里那种理想的爱情已经隐退。林月与木场的十年苦恋则是其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的纠缠,为了心中的理想一再不想理解眼下的现实。
从木场的角度来说,爱情是自己心中的某种信念,无关对方是否爱自己,因而,他宁愿将之埋藏在心底也不愿让对方勉强。或许,从这个角度来说,木场同样是理想主义者,只是他却以最现实的方式来守护着自己的理想。
无论是林月还是木场,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来爱,或者说他们都在自己的现实爱欲与理想爱欲之间纠葛。而这恰恰又是上海与日本共同的文化心态,即纠结于现代文明的现实基础与传统文化的理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