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进化论
(2013-07-16 21:38:48)吸血鬼(vampire),又称为吸血僵尸,其精神始祖是亚当和夏娃的儿子该隐,因殺兄弟而受上帝詛咒。是西方世界里著名的魔怪,是具有典型宗教特色的怪力乱神。吸血鬼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种族。理论上来讲所谓吸血鬼,可以理解成为某种程度上的死尸。他们没有心跳和脉搏,也没有呼吸,没有体温,而且永生不老。同时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会思考,会交谈,也会四处走动,甚至还会受伤和死亡。吸血鬼有传承,这与中国传说中的僵尸有着巨大不同。僵尸没有思想、思考、不会交谈,是被控制下的死尸。
吸血鬼既不是神,也不是魔鬼,更不是人。如同被上帝遗弃一样,夹缝中的神秘物种,有如蝙蝠。东欧在中世纪一直有各种各样关于吸血鬼的传说,直到18世纪才被教廷承认,因为当时大规模流行性疾病的肆虐导致高度的精神危机,吸血鬼成为待罪品。吸血鬼通常是隐藏在人群中间,作为一个和人类关系密切的恶魔形象,它在开始的几百年的传说里一直带有离奇而恐怖迷幻的色彩。拜伦、济慈等英国诗人用诗歌为其塑形,美国女作家安·萊絲以一系列小说为其锻造吸血鬼的方法论。而近百年来,随着浪漫主义文学和影视兴起,带有神秘唯美的吸血鬼形象更成为了浓郁而坚持的文化情结——一个从宗教走向感性膜拜的奇特的夜之魔鬼。吸血鬼现在依旧不是神,也不是魔鬼,更像是另外一种人。
作为审美的对象,吸血鬼对于人类产生的愉悦度在不同的时代完全不同。在中世纪及近代社会中,更多是恐惧、受虐、异类、离奇和迷幻。而在20世纪之中,人类反而尝试从科学、人文等多种角度来阐释吸血鬼,形成一种强烈的探寻奥秘的期待。在当下信息共享的极大化时代,层出不穷的新理论好像高超的宣传手法,令人发挥理解之同情。吸血鬼从纯粹的非我族类,变成与人类同在宇宙中高级进化谱系中的另外一种可能,可以说是一本正经的考量不存在的事物。
吸血鬼最初的形象是与狂犬病有着深度关系的,吸血鬼的经典特征是畏光、讨厌刺激性的气味(特别是大蒜)、面色苍白、有口部肌肉抽搐想咬东西的欲望(讹化为尖的牙齿并善于咬人)、传染途径(被咬后感染)等等。从第一部吸血鬼电影开始,茂瑙就在《吸血僵尸》打造了吸血僵尸经典的图腾。吸血僵尸是死亡的象征、欲望的代言人、作为非人的异物,其形象凸显和人之间的对立。吸血僵尸的原形似乎是蝙蝠的化身:扭曲的个体,瘦削的身子,锐利的爪子,还有一双尖耳朵,和在门牙位置并列的两颗尖齿,此形象与后来衍生出来各式各样的吸血僵尸极不相同。往后的吸血僵尸其男性形象愈来愈强壮,牙齿也长在犬齿的位置,与狼较为近似,也许是揉合了蝙蝠和狼的混合体。
在最初的传说中,認為要吸血的是死者,需要活人以血獻祭,但這幾乎是所有原始宗教共有的說法,而且那些受祭者似乎只是靈魂或惡神。明確是死於非命的人、肉體復活和要飲人血是在斯拉夫神話,而該種吸血鬼和後來喪屍或殭屍無異,只是單純的恐怖的象徵。到了十八、九世紀時,才有和喪屍或殭屍分別,主要表現為有自我意志,尤其是主人級的吸血鬼思想和常人無異的吸血鬼神話,在恐怖小說如德古拉伯爵等故事中,常被說成是有貴族銜頭的主人,和被咬成為其奴隸的僕人,吸血鬼也不再是真正的活死人,而是像死人般生活的長壽活人。
到了二十世紀中科幻小說試圖以科學角度解釋吸血鬼。《我是傳奇》讲未來人類普遍吸血鬼化,其中第二種吸血鬼自稱為新人類的變種人,也是首次把吸血鬼看成是和現實世界的人並非同類的物種或種族,并和其故事中第一種吸血鬼化身為喪屍,一起成為了最近流行文化中活死人概念的主流。《宇宙保衛隊》则首創了和人類完全不同的吸血的外星人,這種非人的吸血鬼設定也為動畫《血戰》系列使用,可能是地球上未知的智慧生物。《我是傳奇》等科幻故事,提出吸血鬼可能是一種病毒引致的基因異變,此說能解釋被吸血鬼咬後會被感染的情況,以及吸血鬼的一些超越人類體能的能力,邱礼涛导演、黄秋生主演的《伊波拉病毒》是草根狂想版。在其他一些小说中,更突出吸血鬼可能是再造人、仿生人、机器人与人类的结合等等多种猜想。
封神榜
四百年来吸血鬼,参差不齐乱纷纷。梳理百年电影史,各归其位封神榜。
《惊情四百年》(1992年)
1
小说《德拉库拉》是吸血鬼小说的开山之作: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力,因為主角的吸血鬼來代表了被侵略者統治的人民反抗的決心不死,並把其憤怒轉化為對侵略者的仇恨(包括了作者的愛爾蘭人和主角的羅馬尼亞人,反抗英國和土耳其的高壓統治),後世在流行文化中吸血鬼的正面形像便是從本書而來,首創了真祖的概念對吸血鬼作正面的解讀,德拉库拉的形象被无数次搬上银幕,其中最为观众熟知的是科波拉导演的《惊情四百年》。
《吸血僵尸》(1922年)
2
本片是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大师茂瑙最为经典的默片之一,以多重视角描写吸血鬼影响深远。此片既是德国电影表现主义时期一个极为重要的里程碑,又是电影史上首部吸血僵尸作品,自此之后有数之不尽的吸血僵尸片应运而生。以室外的自然景物作为背景,恐怖和神秘色彩建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周边的事物上。本片也建构了众多风格化的构图,其中的人物与他们周遭的情境相互融合。
《吸血迷情》(1994年)
3
本片由由汤姆·克鲁斯和布拉德·比特两大帅哥领衔主演。二人以较为中性的男性形象再现,穿上法式贵族的宫廷服装,取代了黑色的大斗蓬,一改吸血僵尸的传统形象。导演以吸血鬼的世界这一独特的层面为出发点,以此来影射当代社会中的许多潜在的危机和罪恶。导演在影片中把握住了人性这一命题并加以阐发,其中对孤独的处理尤其突出。
《天师捉妖》(1978年)
4
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天师捉妖》对香港僵尸电影有着很大的影响,导演以嘲讽的手法来揶揄若干俗套的吸血僵尸片之伎俩。所有在一般情况会发生的公式化情景,在片中都没有发生。
影片在阴森的古堡中演出了一场奇特的搞笑的追逐场面。影片的制作十分精良,无论是外景、各类奇特的造型以及摄影和特技场面都力求效果,尤其是影片的光效十分出色。一直扮演神神怪怪的角色的杰克·麦克高兰在影片中再次扮演一个古怪的抓鬼天师,而罗曼·波兰斯基本人则出演了天师的徒弟。
《杀出个黎明》(1996年) 5
罗伯斯·罗德里格斯导演、乔治·克鲁尼和昆汀·塔伦蒂诺主演的《杀出个黎明》,很疯狂很恶搞,编导演都肆无忌惮,不但将人类大战吸血鬼搞成狂欢节,更将吴宇森式香港动作电影的元素融合得水乳交融。
《我是传奇》(2007年)
6
纽约,突然遭遇病毒侵袭。那些被感染却没有死的人,身体发生了异变,成为一种可怕的类似吸血鬼的生物,不再存在任何理智的思考,行尸走肉般地居住在城市地下的黑暗和阴影当中,躲避着阳光--他们对新鲜的血与肉,有着最为原始的渴望。威尔·史密斯成为最后一个正常的人,利用自身进行抗体试验。
《暮光之城》(2008年)
7
女孩爱上吸血鬼,吸血鬼却是个素食主义者,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生存状态,已经与过去全然不同。然而好事多磨。吸血鬼既因为亲热行为而变回疯狂,且家族内部更有反对声音,很有些琼瑶加海岩版的吸血鬼故事。
《黑夜传说》(2003年) 8
在人类之外,有一个黑暗而未知的地下世界,那里活跃着两个敌对种族:具有贵族气质、神秘难以捉摸的吸血鬼,和生性凶残野蛮的狼人,为了获得地下世界的生存统治权,他们争斗了几个世纪。对于人类来说,他们不过是街头巷尾的鬼怪传说,但实际上,双方的激烈对峙从未停息,他们终其一生不断交手,誓有一方倒下不能罢休。
《一咬OK》(1990年)
9
这是一部冼杞然导演的完全西洋化的吸血鬼电影,林子祥所饰的吸血鬼李伯爵,身处欧洲古堡,身着黑色礼服,如西方哥特文学中的贵族吸血鬼一般优雅,影片情节亦是有吸血、有惊情,有恶斗、有浪漫,颇得西方吸血鬼影片神韵,可称得上香港僵尸片向国际化靠拢的一次大胆尝试。
《千机变》(2003年) 10
无论如何这是一次积极的探索,导演林超贤将欧洲中世纪的故事搬演到香港,带出很多青春气息,由后来更多绯闻缠身的陈冠希、钟欣桐、成龙等主演。僵尸王子与仆人靠老父僵尸王邮寄速递的急冻血浆维生,生活无忧无虑,但是僵尸猎人却将所有恩怨都勾起,人魔之战再所难免。(2009年5月写于北京劲松,发于《南都娱乐周刊》)
前一篇:《天台爱情》:粉丝电影的新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