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曲消费主义时代的战歌,这是一部欲望都市的指南书,这是一张写满了追寻快乐的人生折纸。这是最好的时代,因为大都市中再也没有人生方向协管员。这是最坏的时代,权威人士和威权体制再也不去管控新新人类的未来可能性
对一部分人来说,《小时代》是积极向上的赞歌。对另外一部分人来说,《小时代》是赤露露炫耀三观不正的腐朽之舞蹈。对于另外一部分人来说,《小时代》不存在。而对最后一部分人来说,《小时代》毫无疑问是郭小四的最新罪证。《小时代》是一滴水,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光彩,颜色的不同在于视角的不同,当然也有人会说黯淡无光,郭敬明怎么能反射太阳的光芒呢?最无争议的,只有是《小时代》绝对会有极大争议。郭敬明已经是上海人,《小时代》也是上海城市宣传片。《小时代》是风光片,也是超级大型MV,更是时装发布会,N多奢侈品和各层级富豪生活方式展示会,充满着各种符号的博览会。上海的小和精致,也在于告别了民国和文革时期的红,上海的名字不再叫红之后,精致的生活无法遮蔽小的本质,这本质赋予生活在其中人的更多自主,游戏的规则也趋向于泛滥的自恋、自许的小清新、自我为中心的小宇宙,与《中国合伙人》的大气粗粝、《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间量级的告别、《小时代》唯一的革命就是精益求精的生活和尽可能一层层更上层楼。姐妹团之间在第一部《小时代》里友谊未曾因为爱情、事业而有嫉妒、损毁,相反几个优秀男人却在内心相当孤独。2013年的华语热点电影,从《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再到《小时代》都以女性为视角中心,男人作为欲望投射和衡量的对象,需要被不同的度量衡判定,即使在男人成功的《中国合伙人》里,男人也依旧被女人摧残或璀璨,他们难有真正的能力来制造更为平等而均衡的爱情。《北京遇上西雅图》是汤唯最终去找回吴秀波、《致青春》是女人们说人渣,《小时代》则是女人更能抱团能男人以财富、智力和经验来横行,《中国合伙人》到最后其实是“散伙人”的状态,黄晓明饰演的成东青/俞敏洪只能以演讲替代性生活。恋爱在中国电影里是极难的,搞笑、煽情、狗血的桥段相对容易。柯震东饰演的顾源、李悦铭饰演的简溪、杜天皓饰演的卫海饰演的角色,分别是女生心目中的男神,都有着水一样的名字,爱起来却都也是简单如水。
即便郭敬明在现实中不谈恋爱,可以小说和电影里的男女都在忙中追爱和失恋。无论现实还是电影里,郭敬明和他的角色们都是成功学的典范,有资源、权利和机遇的,都要尽可能的把握。老年人更加势利,而年轻人还有梦想,相对尊重规则。郭敬明从作家起步,现在是商人和导演,几乎可以说是占得天下写字行的风光,哪怕他坦诚会被莫言严歌苓分分钟打败,依旧是流行小说、类型文化的引领者,是神技销量的推手,滔滔不绝的阐释着。郭敬明的文本里,有着太多的名牌、奢侈品和有品质的生活细节。有人指责他贩卖很贱的价值观、高举物质主义的旗帜、甚至到病态成癖的偏执狂,“雪姨”王琳饰演的顾源之母(首富级别的时尚大佬)、风小岳饰演的宫洺(冷漠专业的时尚魔头)、陈学冬饰演的周崇光(天才拖稿专栏作家,以及将来进行时手术后的模特陆烧,很像是郭敬明四十五角仰望后YY的自我精神人格),他们都是时尚圈的高层人士,潮流的引导阶层,而林萧、南湘、顾里以及唐宛如则是时尚界基层、中层的实践者。如果说郭敬明是发达商业社会的奢侈品奴隶/集约化生产流行文学帝国的奴隶主,再度跨界为商业类型片的操盘手,与台湾偶像剧之母柴智屏、类型片电影著名制作人安晓芬的合作如鱼得水(这点与生活在水帘洞的宫命在象征意义上完全相反),在团队合作中表现出了优秀的商业道德质素,这也是发达的契约时代所必须的。对于郭敬明、韩寒、姚明、刘翔、常昊、余秋雨、王安忆、金宇澄等远近高低各不同、著名的文体明星,魔都之外的围观群众经常表现出来忍不住的关怀。我们必须承认,上海在时尚界的重要地标属性,否则只是一味的崇拜或鄙视,都将难以厘清其价值所在。最后再表下态,我并非郭敬明的芬、黑或路人,《小时代》也并非可以简单说成佳作、烂片或广告中插播的电影。(搜狐特约上海电影节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