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云飞扬2046
云飞扬2046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0,151
  • 关注人气:24,2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四届短片金鹏奖:点亮中国短片的未来之路

(2013-06-04 12:33:10)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在五月槐花飘香的日子里,金鹏再度展翅,以小搏大,豪放气概。近日,第四届金鹏奖颁奖盛典以及系列活动在深圳成功举办。四年间,从不可方物的昙花绚烂,到如今遍地盛开在绚丽花魁,第四届金鹏奖迅速的发展壮大,令世人瞩目。海内外众多优秀短片汇聚一堂,一个让短片、微电影、微视频走向世界,面向观众的平台,充分展现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魅力。

   当与“微”有关的一切都变成热词汇之际,各种“微”元素逐渐开始发力聚合,形成一股迅猛的“微产业”,这其中,持续升温的微电影格外引人注目。微电影充分借助各种新媒体为平台,从制作到播放,从传播主体到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渠道,每一个节点都颠覆着传统电影的模式,体现出十足的个性化和自由度。而如今,怎样将微电影铸造成“威”电影也成为该产业发展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有着“短片奥斯卡”美誉的金鹏奖通过评奖、交易、论坛、博览等机制,创造性的为新媒体短片提供展示平台,金鹏奖为中国短片、微电影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国际化趋势发展
     金鹏是中国唯一国家级别的短片奖。短短四年,金鹏奖已从嗷嗷待哺的雏隼变成展翅高飞的雄鹰。
 
   第四届金鹏奖共收到来自全球五大洲94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部参赛作品,参赛国家和地区数量较之上级增加了31个,这其中就包括1000余部海外作品。放眼世界三大短片奖项,法国克莱蒙费朗短片节是全球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短片节,其中第35届吸引137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部参赛作品;而创立于1954年的奥伯豪森国际短片电影节贵为历史最悠久的短片节,共收到了90个国家和地区的4500余部作品;第23届巴西圣保罗国际电影节共收到参赛短片2500多部。相比之下,仅仅成立四年的金鹏奖在作品数量上成为亚洲最大的短片电影市场,逐步迈入世界一流短片节的行列,年轻的金鹏奖令人刮目相看。
 
   值得重视的是,第四届金鹏奖不仅参赛作品数量为历届最高,作品整体水准也较前三届有所提升,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准。短片电影很容易吸引一些著名导演和著名演员的参与,比如上届金鹏奖就吸引了黄磊、李光洁等明星牛刀小试,今年阵容更加强大,许鞍华的《我的路》、顾长卫的《龙头》、王小帅的《坐标》、陆川的《心·方向》、黄渤的《特殊服务》等悉数参赛。同时本届金鹏奖更是有多部国外名片前来参赛:其中包括第84届奥斯卡最佳短片提名作品《Henry》,获2012戛纳电影节提名作品《Sessiz》等,阵容空前豪华,作品的类型风格更加多元化,体现出金鹏奖的包容性。
 
年轻的金鹏奖,在作品的数量上和质量水平上已达国际一流水准,被称为“短片奥斯卡”也毫不为过。
 
二、高度完善的评审体系
  就像一朵无比艳丽的花朵能吸引无数辛勤劳作的蜜蜂为其传播花粉一样,金鹏奖能吸引如此众多的优秀作品参赛,终究得益于一个完善、公正、庞大且国际化的评审机构。
 
   金鹏奖的评审体系是完全遵循国际电影节的评审机制,首先,本届金鹏奖评委会阵容星光熠熠,除了陆川第二次被邀请担任金鹏奖评委会主席外,还有好莱坞著名的“剧本医生”大卫·弗里曼,澳大利亚格里菲斯电影学院院长哈曼·冯·艾肯,里约电影委员会主席史提夫·梭罗以及廖祥忠、周兵、郑大圣、王学兵、王泽等担任此次金鹏奖的终评委。
 
   其次,金鹏奖的评选风格也颇具特色,金鹏奖主竞赛单元采用网络评选的方式筛选入围作品。在全球各大电影节非常时髦的封闭式的评选系统内,评委在线观看短片、在线打分,使更多评委参与到金鹏奖的评选工作,进一步提高评奖效率。同时金鹏奖还面向普通网友,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设立手机投票平台和网络投票平台,所有入围作品皆可接受网友投票。
 
   由此可见,无论从评委阵容,还是评选体系,金鹏奖完全具备国际一流电影奖项的评审标准,也具备自身的特色。金鹏奖的国际化的视野广泛,注重大众性和互动性,为世界各地短片爱好者绽放精妙创意、成就影视梦想创造机会;为新媒体短片这一新兴文化艺术形态的发展添砖加瓦;为新媒体和新媒体视听艺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所谓“小马乍行嫌路窄,大鹏展翅恨天低”,金鹏奖优势在于年轻气盛,它从一开始就做到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评选机制,成立初期便有着如此规模的国际一级电影奖项体系,金鹏奖正在凭借着自己的优势,努力开拓着市场,同时又不失自身独特的风格,随着金鹏奖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也会有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短片创作者选择在金鹏奖的舞台上亮相。更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三、金鹏点亮中国短片未来
  金鹏奖蓬勃的发展令人欣喜,然而在这个世界一流的短片交流平台上,中国的短片在金鹏奖中的地位如何呢?或者说,中国的短片之路在哪里?中国的短片市场在哪里?
 
  第四届金鹏奖对于中国短片也有不俗的意义,在5月17日,英国短片国际有限公司与相关发行公司签署了七部中国短片海外版权交易协议,中国短片国际版权交易的零的突破,这意味着中国短片首次被推向国际市场,这是非常值得振奋的消息。
 
  制作短片要比正宗电影轻松许多,一台DV所拍摄出来的画面经过蒙太奇艺术的加工,甚至一部手机就能轻松完成一部短片,但短片所面临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讲述一个完成度较高的故事,考验到了制作者驾驭题材的能力,拍摄短片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电影是创意工业,没创意,就没前途可言。正当中国影视作品屡次引发口碑危机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电影难道真的缺乏创意可言吗?非也。东方人敏锐的思维并不缺乏创意与灵感,也不缺乏优秀的制作人才,但是没有成熟的产业机制和市场支持,这就需要我们穷则思变。互联网等新媒体就像一个大广场,群众用自己的画笔去肆意挥洒泼墨。一部短片承载了制作者来源于生活的体验,良好的创意又引得众人关注,各家畅所欲言,百家争鸣,这个优势是传统电影工业对制作人员的经验、专业等高度要求所不具备的。
 
   在大众参与的基础上,本着齐头并进、共性竞争的优势,越来越多的新媒体短片孕育而生,你我皆可成为草根“斯皮尔伯格”。金鹏奖正是为那些富有青春活力,朝气蓬勃的短片制作者们一个肆意挥洒的舞台,给了那些游离于电影产业圈之外的青年工作者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
 
  从这个基础上来说,中国的短片前景大好,金鹏奖在中国短片发展过程中所担任的角色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金鹏奖并不是中国短片发展中唯一的出路,却是最广泛的平台,让更多的中国短片与世界接轨,与世界结缘。
 
四、优劣发展共存
 
  同时,中国短片在发展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下两点问题:一个劣势一个优势。
 
  毕竟新媒体还属于一个新兴的媒介,中国短片最主要传播途径就是土豆、优酷等视频网站。在如今高清化的时代中,这样的小屏幕是难以承载更高的画质,必将会对中国短片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针对这个问题,金鹏奖评委哈曼·冯·艾肯所言:“金鹏奖是个专门的平台,如果他们喜欢你所拍摄的电影,他们会把这些短片买下来,可能采取短片上映的方式,也可能是一些组织商合作,比如说播放在某一个电视频道上。”
 
  可见,中国短片的发展壮大,需要从新媒体向全媒体投放转变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更加符合潮流发展的调整。本届金鹏奖开了一个好头,通过平台展示,版权交易,让很多短片走进了电视银幕甚至电影院,推动了短片全媒体时代的发展。
 
  而中国短片发展的优势在于内容的多样化。在一个相对开阔的平台上,各种各样的短片、微视频好比折射社会乱象的水晶球,金鹏奖要做出自己的独到选择。
 
  优酷土豆集团首席内容集成官朱向阳在金鹏奖圆桌会议上提到:“对短片内容的审核,这个决定权在于传播和播放平台,对整个的创造和传播过程当中享有一定的宽松度、自由度,既保证网站受约束、自律的发展健康的内容,同时又不是自由度,所以在这个方面来讲对于播出平台来讲也是非常好的事情。”
 
   从这一点来说,自由度的问题在国内大环境下则显得非常重要了,很多无法在大银幕上能够表现的事物和内涵,可以在短片平台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完成。同时金鹏奖对短片的选择性也是非常重要,通过播出平台的应用,对创作的鼓励,让短片在中创造的题材更加多元化,创造节目的类型也更加的丰富了,也使得观众有了更多的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