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再囧途之泰囧》:正常电影的神一般票房

标签:
泰囧徐峥黄渤王宝强王长田娱乐 |
分类: 剑走偏锋 |
徐峥编导演的《泰囧》,非常貌似许冠文、成龙正当红年代的(次好的)喜剧电影,是一部绝对符合类型片操作模式的电影,非常有可能超过10亿人民币的票房收入,这为当前积贫积弱的华语电影市场提振不少。《泰囧》的貌似意外成功,更加反衬出绝大多数中大型投资商业电影尊重观众并不够,态度问题导致很多电影成为编导的试验品,却往往借着艺术的名义而四不像。
很多观众愿意去看第二遍,再加上岁末各种券卡到期前的必须消费意识,观众的基本基本上就是《泰囧》和成龙的《十二生肖》,快乐本来就应该是贺岁的主旋律,生活压力大、节奏快过鞋跟的当前,观众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简单的快乐,君不见各种年会上的奇葩style,台上台下要的就是这么简单没心肝的快活。在严寒岁末,合家欢电影才是观众乐于看到正常的神经喜剧电影,贺岁档的本来面目也是如此,从《金陵十三钗》到《一九四二》、《王的盛宴》、《血滴子》等电影在市场上的反响,在相当程度上观众已经给出了回答。
《泰囧》是良好以上的喜剧片,不曾达到优秀、神作的高度,票房的高程说明中国电影市场的不可猜度。光线发行的《泰囧》,档期提前8天上映,从而独霸市场达8天之久,这也说明华谊发行的《十二生肖》、星美发行的《血滴子》和博纳发行的《大上海》要陷入更刺激的近身割喉战。后三家电影公司的应变能力的不足,直接导致神奇档期的出现,一如《画皮2》创造纪录之时。事实上档期完全可以大不相同,而过程和结果也会有重大变化。银幕外的变数,犹如徐峥伙同王宝强、黄渤囧囧有神经的异域迷路之旅。
《人再囧途之泰囧》开场便比《人在囧途》更豪华和夸张,三人的诉求带有更多元化的目的性,碰撞出的效果也更诙谐,而非单一的回家与偶遇。《泰囧》绝大多数桥段发生具备必然性,徐峥很好的执行到位,完成度极高令观众仿佛看到许冠文、陈佩斯、周星驰巅峰时期的佳作,主人公从最初的符号、标签,到有血有肉的小人物悲喜,从人际关系的冷漠、隔阂到相互理解之后的同情,对失落的人生意义的寻找和确认始终是普通观众的最大公约数,徐峥放下成功欲望,王宝强实现绮梦(范冰冰的惊喜客串),而黄渤也若有所悟——从寻常的恶意到一般的善意,再加上一系列处境喜剧镜语,构成了大众狂欢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