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云飞扬2046
云飞扬2046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0,151
  • 关注人气:24,2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搜索》:网络传媒时代生命参与的意义

(2012-07-12 04:46:27)
标签:

搜索

陈凯歌

网络时代

生命参与

高圆圆

符号化

意义

娱乐

分类: 剑走偏锋

《搜索》:网络传媒时代生命参与的意义


文:孟庆雷 房留祥


 随着计算机、手机的大量普及,好莱坞成为我们社会中一种重要的社交工具,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革命性突破的同时,网络文化本身的负面作用也逐渐为知识界、普通民众、商业机构及官方所警惕。相较于专业性的学术论文而言,陈凯歌导演的《搜索》可以说用生动直接的视觉形象对该问题作了一次深度的反思和探索。


 从传播的角度讲,网络几乎实现了与生活的同步化,这是其它任何传媒都无法达到的效果。而且网络还有其它媒介所不具有的高度参与性,任何个体都可以通过网络参与到某一特定的现实事件中。同时由于网络使用者的隐形性,这种参与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无风险无责任的参与。


 然而从消极的意义上看,这种看似热闹的参与其实并没有切入到事件本身,它只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对事件中的人或事作道德上的批判,但当事人本身的行为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解。而这种网络批判在与电视传媒相结合之后,其影响力会进一步加剧。


 《搜索》能过高圆圆饰演的叶蓝秋之遭遇,将网络传播的这一特性深刻地提示出来,本来很普通的一件日常争吵被网络与电视传媒无限放大之后,其本身被作为某种符号化的存在而遭到人肉搜索与媒体轰炸,正常的生活轨道被硬生生挤偏,从而陷入无处可躲的困境。在这里,媒体显示出其负面的一面,无论是网络还是电台,其关注的目的都并不是该事件所含有的道德因素,也不是叶蓝秋本人的生活感受,而是收视率和点击率以及该事件所带来的娱乐效应。


 透过叶蓝秋的遭遇我们会发现,作为任何一个普通大众,我们都有可能在偶然的情况下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而我们被关注的原因则没有人真正关心。这种不考虑当事人感受的曝光事实上是对个体隐私权的最大冲击,因为它本身甚至以正义的面目出现。


 在这场网络暴力的背后我们还看到,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沟通的困难。网络交流其本身即带有虚拟色彩,个体对他者的印象与评价完全建立在某种观感上,而缺乏现实的参与度,当参与这一纬度被抽离后,个体与个体的联系缺乏坚实的基础,从而使误会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


 然而,《搜索》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误会这一层面上,通过叶蓝秋与杨守诚(赵又廷饰演)短暂的七天之约,《搜索》同样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的可能性。作为唯一一个全程陪伴叶蓝秋最后生命时光的人,杨守诚深度参与了叶蓝秋的生命历程,二人最后互相爱上的设计我们更可以看作是某种寓言。


 我们能相爱,正是因为我们能深入到对方的生命之流中,杨守诚与叶蓝秋的爱情恰恰向我们证明了参与本身的价值,它是个体之间相互理解的基本条件。正是因为张又廷全程参与了叶蓝秋最后的生命时光,所以他能不同于网络上众多个体,能真正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分享她隐藏在心灵深处的秘密,而使被伤害的个体不再孤单,而这正是与网络时代虚浮式参与相对立的。通过张、叶二人的爱情,《搜索》向我们提示了网络传媒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真情,以及摆脱网络浮躁的可能性途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