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长安》:北京卫视敢于担当 姚晓峰尽显深刻与悲悯
(2012-06-06 01:01:14)
标签:
叶落长安姚晓峰北京卫视陈小艺倪大红娱乐 |
分类: 剑走偏锋 |
说实话,在当前电视剧收视趋向于偶像、谍战和家长里短之时,北京卫视选择在黄金时间播出《叶落长安》,也很有担当。在年轻一代电视剧导演中,姚晓峰有着自己独特的气质,出身于北影并作为留校教师任教数年的他绝对是影视界导演中的学院派,这使得他的作品中每每染上浓厚的文化色彩。然而不同于某些僵硬刻板的学院派作品,他的这种文化气息并没有改变影视的娱乐特点,而是在娱乐观众的同时将作者对文化的思考及生存的体验融合进去,从而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这是一种随风潜入夜式的融合,让人能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那种即不完全脱离娱乐又超出普通商业制作的气息。
公正地说,《叶落长安》是一部很受观众欢迎的作品,据有的网友说曾抱着电脑一口气把它看完。然而,《叶落长安》却也不仅仅停留在让观众喜欢的层面上,姚晓峰在遵循商业娱乐的要求的同时也悄悄地将自己对那段历史的反思与感悟渗透进去。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那就是雅俗共赏,既满足了一般观众对剧情热闹的追求,也让一些小资们获得历史文化上的反醒。
《叶落长安》是对近六十年历史的一次追述,通过一次逃难将我们国家的现当代史上的风云变幻织进荧幕。当然,如果我们仅仅追寻热闹的话,那么《叶》一剧给了我们足够的噱头。然而,如果抛开表面的繁华与绚烂,我们更能从这满眼的灿烂中搜寻到导演对历史与生命的本真认识。
如果从深层次来看,郝玉兰的一生就是这样在追寻自我的过程,是中国女性也是被象征为女性的中国的指代。中国和中国女人都很美,是沃土也有生命力,然而很不幸。先是被遗弃,后来又被父母五十块大洋卖给白老四,或许无论怎么挣扎,她都没有摆脱被当作货物的命运。在白家她又成为一个不断生孩子的工具,尽管风云变幻,可是那个她所追寻的自我却一直没有落实。对于历史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我们尊重客观的想象和同情的理解,姚晓峰将女作家、女编剧和女一号的戏内戏外情都展现出来,就说明了他对于历史有担当和承诺。
姚晓峰并没有把这场以人生为代价的追寻完全用冷色调来表示,或许是出于悲悯,或许是出于希望,当年鲁迅先生也在药的结尾为夏瑜的坟上添了两朵白花。姚晓峰在《叶落长安》中也给了郝玉兰一个全家团圆的光明结尾,曾经任性独行的白槐花在西藏也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可是,总觉得这样的结局太过容易,其实我们现实的人性自由的探索还远远没有结束,不知在下一个时代时,等待我们的又是怎么的生活方式。不管怎么样,我们就先暂时享受这轻松的幸福吧,让所有有待解决的问题在未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