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1》:闫妮的本色当行与突破发展
(2012-05-22 13:25:22)
标签:
我11青红王小帅闫妮我19娱乐 |
分类: 剑走偏锋 |
确切地说,王小帅导演的《我11》是《青红》(又名《我19》)的姊妹篇,从19到11,王小帅走的是一条逆行的道路。如果说,《我19》是描述文革刚尽的那段岁月,那一代人正在为欠下的伤痛还债,那么《我11》则走进了文革正盛的时代,见证那一个十年的疯狂。王小帅的这两部电影基本地叙述格局是一致的,都将镜头聚焦到那段疯狂岁月对人性的戕害,只是略有不同的是,《青红》中的叙事者是主人公自身,表现是从文革中长大的那一代人的青春的痛苦与记忆,而《我11》的主人公则是一个旁观的儿童,表现的是父辈、兄辈的爱与恨,苦与痛,以及他们对体制的反抗与反思。
当初一部《武林外传》让闫妮红遍了大江南北,也确立了她热辣又不失明快的表演风格。在《我11》里,闫妮所饰演的邓美玉这一角色,可以说与其一贯的风格极为吻合,但又绝不是因人设角。凭心而论,作为故事叙述主角王憨的母亲这一角色,其出场的机会并不是特别多,但一个人物的重要性及性格深度绝不是以出场时间来计算的,邓美玉这一角色上就是如此。
作为从上海来到边疆山区的知识分子,邓美玉本身有着城市知识分子的修养,然而在这电影中她却不得不像泼妇一样对孩子大喊大叫,生活或许并不会让一个人失去基本的良知,但生活肯定可以让一个人失去最优雅的外表。艰难的岁月让她对有肉吃而心满意足,并把这作为教育孩子的例子。闫妮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她泼辣的一面,然而这只是生活的假相,当她面对孩子老师时则展示出曾经的良好修养,那种云淡云轻、从容不迫的感觉让人很难跟面对儿子动辄情绪失常的母亲联系起来。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生活的注脚,她只是大时代里的一叶孤舟,在命运的大海里随波逐流。在对儿子的苛刻中其实更多的是生活的无奈,贫穷不是罪,但有时候贫穷真的可以让人不得不忍气吞声。但是,无论对儿子多么严厉,面对执拗的儿子,她还是选择了照顾儿子的自尊,用全家的布票为儿子换了一件领操的白衬衫。
可以说,对于邓美玉这一角色,闫妮很好地将一个人生活中的两面诠释出来,既有泼辣蛮横的一面,也有从容雅致的一面。如果说前者是她出道以来的本色与当行的话,那么后者则是她对自己表演技巧的突破,而这两种性格融合在一起,则加深了角色心理的复杂性。毕竟,我们不是英雄,甚至也不是强人,我们只是被生活、被时代埋在大山深处某个角落里的一群普通的个体,既有对美好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好的角色不断自身具有深刻丰富的心理内涵,同时也是推动故事前进的重要动力。邓美玉这个严厉的妈妈尽管着墨不多,但却在儿子心里留下了足够的威严感,因而也使得故事可以围绕那件白衬衫的得失展开而不显得突兀,也使得儿子王憨成为一场悲剧的直接目击者。可以说,这是闫妮的一次新的突变,她将明快热烈与平淡自然融合在一起,真实的诠释了那个特殊的年代的母爱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