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猛回头》:嬉笑怒骂成就和谐社会
(2012-05-15 13:38:11)
标签:
娱乐猛回头爱奇艺娱乐 |
分类: 剑走偏锋 |
看了十几期《娱乐猛回头》,总体而言,还是喜欢的。用几句古话可以概括,一是,子曾经曰过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二是,司马迁的点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拿最新一期来说,闰土张杰的100万解约费和核磁共振时玩HTC,天后王菲的7500万代言费,都很能刺激观众、粉丝的精神G点,无聊社会有的聊为大。既然明星都敢于这样做代言,让大家合乎下消费你的形象,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娱乐猛回头》貌似三俗,实则是终极点评。这款网络娱乐节目的态度,就是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很难,但并非不能做。
当然,这是很高的诉求。中国什么都缺,缺诚信、健康、真相,与其他领域相比,娱乐界和足球圈都还算是信息相对透明,不过广大三俗受众依然觉得还不够。很多年前,在一些八卦类媒体工作过,那个时代有关当局管制力度还不算强,明星炒作当量也不如现在。当然,受众也还没有学会更犀利的吐槽。《娱乐猛回头》是对第一手新闻、第二手传闻、第三手评论的再点评,尽可能用精干、夸张、揶揄、嘲谑的语言,对变形的娱乐圈故事进行传播,这个思路值得肯定,受众当然有这个消费权力,前提是《娱乐猛回头》要踩好红线、底线,安全生产,否则动辄被告也不是好玩的。
当然,能够动辄被告,且节目可以办下去,那也就说明节目确实是火了。当前中国,很多书出版不了,很多新闻报道不了,更多题材不让拍成影视剧,最后只能是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当然,娱乐圈的小道消息也就是八卦、绯闻,即便连圈中人也难以判断是否是炒作,在这个注意力经济时代,即便是凤姐、干露露之流,都可以有自己的出路。这就起到了很不好的示范作用,不炒白不炒,反正最后买单的消费者、受众也是三分钟热度,喜欢也罢,厌弃也好,首先在于有人知道。
《娱乐猛回头》起到的作用,无非是提醒明星和受众,这一切基本上都是一场秀一场游戏一场梦,认真或敷衍,大家都在场上表演,演好或者演砸了,总归有人喝彩有人起哄。作为明星,你应该演好自己的角色,这点要求本来并不高,但往往做不到,那么对不起了,视频节目、专栏文章、BBS盖楼、微博吐槽,这些都是你要受得,受得住受不住那是你的事情。娱乐时代的娱乐当事人,要清楚的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受众作为水性杨花的立场、方向,都很好猜测。《娱乐猛回头》猛一点轻一点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明星和观众都要好好享受、认真对待自己的角色。名人、明星、名流和达人,对社会的贡献有很多种可能,被解构消费是应有的牺牲,这也是构成文化共同体的基础。受众无论是草根还是精英,能够交流八卦,才能增加友谊,最起码从表面上看是拉近距离,从这个角度来看,嬉笑怒骂成就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