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鹏奖2012:从微电影到威电影

(2012-05-14 01:57:22)
标签:

金鹏奖

微电影

娱乐

分类: 剑走偏锋

当与“微”有关的一切都变成热词汇之际,各种“微”元素逐渐开始发力聚合,形成一股迅猛的“微产业”,这其中,持续升温的微电影格外引人注目。微电影充分借助各种新媒体为平台,从制作到播放,从传播主体到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渠道,每一个节点都颠覆着传统电影的模式,体现出十足的个性化和自由度。而如今,怎样将微电影铸造成“威”电影也成为该产业发展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有着“短片奥斯卡”美誉的金鹏奖通过评奖、交易、论坛、博览等机制,创造性的为新媒体短片提供展示平台,通过“新媒体,新生活,新未来”的主题为微电影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无论是相比互联网还是传统电影产业,微电影甫一出世就夹带着成熟商业模式,它是充满个性色彩的商品,但同时,它又与“电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微电影也面临着如何在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寻找平衡的问题,以微电影的作为命名形式,不仅是对电影艺术发展的质问,也是对微电影前景的一种审视,尤其在各大网站相继开辟微电影疆域的当下。我们无法预知微电影会发展成何种面貌,但是必须明确的是微电影不能够变化成在资本化和产业化的避风港下批量生产的同质化烂片。真正决定微电影未来的是创意,尤其是当它还处于模式探索和实践初期的时候,更加要突出个性色彩,从至今的三届金鹏奖作品名单来看,诸如《嘻哈四重奏》、《泡芙小姐》等系列作品,都始终以创意为突出特征,这也凸显了该奖项对于创意的重视和鼓励。

 

 

微电影不是象牙塔,它以商业面貌出现,也必须持续走商业道路。微电影与广告联姻已经渐显成熟态势,从创作之初便结合广告元素进行构思,改变以往影视作品创作后期广告硬性植入的惯常做法。从某种程度上说,微电影为传统商业电影提供了有益的参考。除了依靠广告、点击率外,微电影还可开拓周边产品、微电影版权、艺人经纪以及如金鹏奖等微电影节等获利渠道。同时,还应加强与影视公司的合作,实现自身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微电影不是单向诉求,而是交互式传播体验,只有打通其在各类新媒体上传播壁垒,才能借势微传播达成产业的持续发展。

 

 

在部分微电影收到追捧甚至成为社会话题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对于微电影产业的关注程度并不乐观,否则便无法解释金鹏奖并没有在媒体和大众中形成广泛关注的真实情况。同时,微电影超越传统媒体而借助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势必会引起相关部门对微电影的重视以及必要的审查和规范。再者,微电影的版权问题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倘若版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创作者的创造性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对于这些已经存在或者潜在的不利因素,需要配合政策和新媒体发展以及足够的耐心才能够解决。唯有这样,微电影才能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微产业。

 

 

新媒体,新生活,新未来——以新媒体为平台,通过自由灵活的方式展现新生活,引领未来视觉影像的发展方向,这是金鹏奖的精神,也是微电影进化成威电影的必要元素。微电影的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