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绣花鞋》: 不破不立之中国写意式惊悚

(2012-04-01 14:34:28)
标签:

绣花鞋

林心如

惠英红

文隽

叶伟民

莫小棋

娱乐

分类: 剑走偏锋

自然广电总局成为全球第一捉鬼机构之后,鬼域归根到底不过是封闭的、无法想象的文化系统。虽然近几年国产惊悚片市场颇有壮大之势,但是多而滥的现实让该类型片无法得到市场的可观回报。所以中国惊悚片亟待一次大改变,所谓不破不立,总是复制各种脑残的惊悚元素只能是死路一条。而清明时节上映的《绣花鞋》做出了改变,它以不破不立的气势鬼魅而来,尽显中国式惊悚的魅力。

 

 

首先令人直接感受到的改变是影片的故事背景。翻看最近的惊悚片,常常都是以现代为背景,要么是荒无人烟的孤岛,要么是豪华游轮,各种俊男美女离奇死翘翘。但令人奇怪的是,这种现代背景却没有丝毫的现实感。而《绣花鞋》将背景放置到了抗日战争后的江南小镇,与传统中的江南想象不一样,它不再有片中那位女教师眼中的秀气多情,而是充满着扭曲的欲念和仇恨。影片脱离了现实的背景,但是却让观众看到了神鬼在人心,仇恨和欲念也在人心的恐怖。

 

 

虽然故事背景被安置在幽闭狭促的小镇上,但是影片无论在演员配置还是影像画面上却丝毫不显拘谨。以往谈到惊悚片,总是会提及小成本对演员选取和美工布景上所造成的掣肘。但是《绣花鞋》打破了小成本的拘谨,林心如、惠英红、莫小棋、叶熙祺、景岗山,演员阵容可谓不俗。美工布景上极尽工整雕琢,在细节上非常讲究,以工笔画的手法将江南小镇的民风建筑和阴湿之气描摹出来,尤其是在处理江南之秀与阴森恐怖之间的转换上,借助对水、祠堂等意象的细密展现,完成了对整体阴森气氛的营造。

 

 

更能体现出影片不破不立的特点的是对中国式意象的充分运用。以往在在对中国惊悚片进行分析时,总是将其放置到与西方惊悚、恐怖片的比较视野中,在此基础上认为由于中国缺乏西方式的宗教文化,故而做出中国惊悚片始终无法从文化层面上汲取营养的结论。而《绣花鞋》打破了上述定论,它的特色就在于完成了一种文化上的追根溯源,即民间神鬼文化。不过,它并不同于香港的僵尸片和鬼片以僵尸、孤魂野鬼制造或喜剧或恐怖效果,而是以写意的方式表现另一番传统文化。在形式上,大量中国传统元素如刺绣、戏曲、祭祀丧葬文化等融合进影片的惊悚叙事。在文化内涵上,千百年来的鬼神文化借由掌握话语权的“人”发生摄人心魄的力量。祠堂里端坐着的三位老者便是话语权的掌控人,而惠英红总是脱口而出的那座贞节牌坊便是千百年来压抑中国女性的文化显影。所以,小镇上因欲念和仇恨而发生的离奇死亡既是对文化禁锢的反抗,同时也映衬出现代光芒无法烛照下的愚昧。因此,影片在内涵在便具有了现代性的气质,而且比那些放置于现代背景下的惊悚片来的更加强烈。

 

 

《绣花鞋》对中国元素的运用不单单是体现在诸如绣花鞋、戏曲、丧葬等物象的运用上,更重要的是它对写意式法的运用。这或许为中国惊悚类型片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意义。神鬼之事其实就是人事,秀丽江南与惊悚恐怖的对比中,《绣花鞋》在破与立之中使中国式惊悚片的张力愈发鲜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