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女人负责武戏,男人负责文戏

(2011-11-19 14:30:04)
标签:

杨门女将

陈勋奇

张柏芝

郑佩佩

刘晓庆

娱乐

分类: 剑走偏锋

 

《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很邵氏,很传统,很复古。几乎没有做解构,很不后现代,也不用所谓现代人的眼光去重新诠释那个不断累积的传奇。多年以来,成龙一直有心给陈勋奇做一部大戏,这次终于得偿所愿。《杨门女将》杀伐果断,女人光芒万丈,负责绝大部分武戏,郑佩佩、刘晓庆、大岛由加利、周海媚、张柏芝等几代女星,把从1960年代开始的香港电影串联至今。而男人则是陪衬,以文戏为主。重口味的陈勋奇,以种种武器和杀人机关,打磨出CULT风的冷兵器惨胜图。

 

 

杨门女将,也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正面女性群体,每个人都有名字、过去、性格、情怀与担当,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虽然基本上她们的故事来自于虚构,是老百姓热情奔放的自发演绎,对于文弱北宋的逆向创作,最是打通家国情怀,皇帝暗弱、奸佞当道、文臣妥协这是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最常见的背景。历史的本来面目,是杨业、杨延昭、杨文广三代单传的英雄事迹,到一门十二寡妇,特别是增加了杨宗保和穆桂英的传奇之后,更加丰富了民间老百姓与官方正面叙事之间的互动指数。多才多艺的陈勋奇版《杨门女将》忠于传统,北宋杨家将的传奇故事在上千年的流传、改编中已经成为了传奇,仅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影视改编便陆续有《十四女英豪》、《杨门女将》、《杨家将》、《一门英烈穆桂英》、《忠烈杨家将》等,各种衍生文本不计其数,每个讲古者都在率性发挥。

 

 

要正确地理解和评价《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1972年由程刚导演《十四女英豪》是不能回避的。对于《十四女英豪》与本片的关系,陈勋奇自己也不讳言,他的初衷,正是为了向当年的经典致敬。因此我们可以看见,整部《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基本依循《十四女英豪》的主题精神、叙事结构,甚至在部分桥段设置上,都选择了完全照搬。比如饿狼谷人桥一段,就几乎与原作一模一样,当然经过现代电脑CG技术重新包装之后,原本就充满想象力充沛,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场面,显得更加惊险、震撼。

 

 

 

陈勋奇,这个名字,对于当下绝大多数电影院里的观众,确实是个相当陌生的名字。这个留着一辈子小胡子造型的导演,绝对是有史以来华语电影人最全面的一位,演员、导演、监制、制片人、出品人、配乐、武术指导、汽车特技,等等等等,五花八门。

 

 

少年时,陈勋奇师从著名配乐大师王福龄入行,在为邵氏电影炮制了几百部配乐之后,比成龙、洪金宝还要有钱,在他们的鼓励下,陈勋奇开始做演员、老板、导演、武术指导。当然,陈勋奇最奇特的人生经验是与王家卫的遭遇。1980年代,怀才不遇的王家卫被新艺城的黄百鸣辞退,陈勋奇让他负责将创意折腾成可以拍摄的剧本,多数都是沟女题材,算是给王家卫一个饭碗。1990年代,如日中天的王家卫又邀请陈勋奇为《东邪西毒》、《重庆森林》、《堕落天使》配乐,这为陈勋奇赢得了世界性的荣誉。

 

 

陈勋奇版《杨门女将》与近期同类影片有所不同的是,导演对于人物的个性的肯定。近几年的华语武侠合拍大片往往都有一种主流化的趋势,如陈可辛监制、陈德森导演的《投名状》,徐克导演的《七剑》、《通天帝国》等,影片里都夹杂着一种向正统思想或权威——如皇权——的妥协,但《杨门女将》中与其说是妥协于皇权,还不如说是继承了杨家的忠烈性,甚至还借用了一场杨文广向佘老太太质问究竟是爹娘的性命重要还是名誉重要的戏,来表现出对于传统皇权、权威的挑战、质疑。(赵朱、阿木亦有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