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的粉丝,在挥动荧光棒,在深情的伴唱,忽如回到十几年前,那时我也是青少年。谁人不曾年轻,谁人都有梦。每个时代都有主题歌,都有中意的歌。五月天的粉丝众多,作为新千年流行音乐的代表者,可以说是时代曲。作为影迷、歌迷,做过七年的老师,当然希望普天下的歌曲,都有知音。《追梦3DNA》是一部3D版的五月天演唱会纪录片,同时又有刘若英、任贤齐、林雪等明星出演的歌迷桥段,歌词中的况味与大众的人生故事高度共鸣,再加上《阿凡达》带来的3D概念,形成可具体操作性与落实的虚拟演唱会的实感,实现歌者的真情与观众的触感的融合,可以说是粉丝文化的再度尝试。
“粉丝”是英语单词“Fans”的音译,意译是狂热、热爱,后引申为影迷、追星等意义。电影是商品,有着商品所有的属性。如何卖电影,就是门学问。有的卖故事,有的卖情怀,有的卖特技,有得卖偶像。对于偶像的迷,分为几种,有的是对流行文化(比如书籍、音乐、文化及延伸),有的则对具体形象的沉迷(比如演员、歌手及跨界文化人),有的则是次类型、亚文化,每一种偶像都有她的粉丝。正是粉丝推动了娱乐业的发展,没有粉丝则完全不能考量娱乐业的影响,《追梦3DNA》可以说是很有智慧的尝试。歌迷如何转化为影迷,这确然是崭新的课题,特别是以3D这一概念来包装演唱会。3D电影的出现,又与家庭影院系统有了崭新的落差,至少可以把演唱会、惊悚片、情色片和高科技电影的观看效果,技术性击倒高清电视。
如果说04年上映的那部和五月天有关的由陈柏霖、刘亦菲主演的《五月之恋》是以故事为主演唱会为辅,那么《追梦3DNA》则正好相反,影片的故事与《五月之恋》的故事有些本质的接近,但已经压缩简化并分割成三个小故事如同插曲一般点缀着作为主体的五月天的盛大演唱会。三个故事各有亮点,林雪、刘若英与任贤齐的表演让人印象深刻,他们的故事虽然只是附属于演唱会,却如同一枚针将演唱会的部分串接起来,一个也少不得。2010年王力宏导演的《恋爱通告》,是将最新歌曲见缝插针的植入剧情片,也做到了与粉丝的互动。这些电影中的人情绪带出舞台上的五月天,舞台上的五月天再用歌声作用于影院中的观众,从而使观众的的情绪得到加强与升华。作为资深电影观众,还是希望华语电影缤纷多彩,有各种类型的电影奉献给观众。以往看《迷墙》、《纸醉金迷》、《制造伍德斯托克》等等电影,为之感动,本片风格大不相同,但毕竟是走出这一步。
那么多的平凡小事,那么熟悉的歌声,不经意间,电影已经落幕。匆匆间,走出影院。与友人说着话,再到车水马龙的建国路。电影中的情节,曾经的生活琐碎,在这一刻已经混杂在一起,让我分不清楚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构。或许我没有象林雪那样外表倔强,实际上饱含着爱的父亲,也没有象片中小女孩那么神奇的幸运。但是我一定有过象刘若英一样,不能忘怀的爱,永远无法再找回的演唱会恋人。一时间,诸多往事,诸多青春期的往事涌上心头,在轰鸣的音乐声中持续地发酵着。还记得,1997年的在师范的最后一个夜晚,挚友唱着童安格的歌。再之前,月夜下的海边,潮起潮落,他说着音乐的梦。之后,他去市政府做了秘书,再也没有机会去读音乐院校,我也没追问过他现在的看法。但我知道,他都有追逐梦,紧握着不肯放手的倔强。只是有些话,未必再说出来,有些歌,也许只是唱给自己听。而当年不会唱歌的我,却看到了不少歌唱会,现在也听着更新的流行音乐。那时候,我们都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我和他,以及更多的同学和朋友,生命中更多的过客,都在岁月如歌中老去,但我们都有青春,追梦,继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