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不磨灭的番号》:徐纪周和黄海波确实有大本事

(2011-08-30 17:14:48)
标签:

徐纪周

黄海波

南方人物周刊

娱乐

分类: 剑走偏锋

 

 

徐纪周编剧、导演的《永不磨灭的番号》,优缺点都相对突出。李大本事有能耐,也能惹祸,接了任务,担任阻击,要求番号,上级命令悬而未决,引出了难以说清的正剧、喜剧和荒诞剧之间的故事。评书化的戏剧结构、人物设定的肆意铺展,都容易让观众入戏和出戏,对于革命人物形象的消解与重建,下手很狠。抗日战争爆发之时,中国人犹如沉积岩层,从睁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到占山为王还相信反骨能做龙椅的土匪,都横冲直撞的跑到观众面前卖面子,喜欢的观众会觉得爽快,不接受的则认为胡闹。确实本剧够奇峰迭起,然而细节不够严谨也很突出。

 

 

《番号》从中国传统评书、小说、戏曲等俗文学中吸收养分,观众很轻易就会联想起张飞、岳飞、牛皋、杨家将、呼家将、隋唐英雄,就是将抗日战争传奇化,混杂的队伍更方便出戏剧效果,这也是经常被验证的方术。为了一个或许根本就不值得小题大做的“番号”,一拨又一拨的人马,抛头颅洒热血,杀身成仁,共同成就一个混杂了知识分子(清华大学出身的国军连长陈峰)、草莽英雄(游侠孙成海、土匪赛貂蝉,以及会道门丁小辫)、狡黠农民(还有各种奇人)在内的传奇故事,这种反复加工、抻长剧情、因果报应,是传统评书的套路

 

 

《番号》用足够长的电视剧篇幅,清晰地交代了每一位有着鲜活生命与特点的人物,在面对那一场民族生死存亡战争时,所作出的发自于内心的抗争。以李大本事为代表的草莽英雄不怕死亡,对于战争有着一种超验游戏的存在感,死亡也许是对自我和民族的快感汇报。就整个剧情来说,战场杀敌和谋略运用,能表现出小人物们众志成城所制造的感动,从而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这些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人,为了同一个目标:那就是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从而走在了一起,如果说那种豪情,那种壮志是职业军人的应有的信念的话,那么如果呈现在小人物身上也能看到这种信念的话,就显得尤为可贵,人设安排从而让这群小人物的悲情和愿望都能放大,更能体现他们对革命的忠贞情怀。这是该剧成功之处,以小人物的愿望,彰显革命情怀的伟大。他们通过个性的张扬和不灭的执着,赢得了他们始终渴望的尊重。剧终,这个草台班子的番号,不仅发下来了,而且被永久保留下来,是为历史的尊重,哪怕只剩下一个人。剧集之外,观众对每一个角色的生死都感同身受,揪心落泪,在欣赏之外更是充满敬佩之情,甚至将对其的敬佩变成规范自己德行的动力,更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黄海波饰演的李大本事,与《亮剑》中李幼斌饰演的的李云龙、《我的兄弟是顺溜》里王宝强饰演的顺溜,以及《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段奕宏饰演的龙文章,是新时代抗日战争题材电视剧中的“四大妖孽”型主人公。这四部貌似都很“粗糙”的电视剧,奉献出的“四大妖孽”,都是极为世俗的欢乐英雄,不遵守约定俗成的传统经典“历史”的讲述方式,但又让观众相信他们的行为反而是历史的某种可能性。这四位传奇形象有着强烈的人格魅力,出神入化,自成一格,沉浸于自我之中,又超然于自恋之外,均足以在电视剧史上留下深刻的痕迹。毫无疑问,他们都是有信仰的,言行举止也完全符合孟子对“大丈夫”的要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李大本事只有拙劣的资源,却几乎捅破了天,大丈夫当如是也。

 

 

李云龙相信“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顺溜则是单打独斗的天才,而龙文章则既浑浑沌沌又极度清醒,李大本事又好像从民间故事中穿越而来的破阵子,他太过喜欢戏曲、评书讲述的三国、岳飞故事,打鬼子打着打着就好像自己披挂上了,李大本事和他的伙伴们,就这样在舞台上死去。他们都以朴素、质朴的言行,践行着儒家说要求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也让抗日战争更还原为民族抗战的本质。

 

原载于《南方人物周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