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巨力影视与中影集团深度合作:大手笔有大憧憬

(2011-04-01 12:35:04)
标签:

杨子

黄圣依

韩三平

巨力

中影

合作

娱乐

分类: 剑走偏锋

2011年3月30日,杨子、黄圣依领衔的巨力影视与中影集团结成战略合拍伙伴关系,双方计划每年至少联合投资5部强力电影,其中古龙经典作品将是合拍计划中的重点题材。巨力影视成立伊始,开山之作即大手笔拍摄了李连杰主演的《白蛇传说》,而今与业内大佬韩三平主导的中影进行强强联手、战略合作,有信心在中国电影尚处于工业化初步阶段的时期趟出一条路,古龙作品的再度电影化创作、中国版《十一罗汉》等等,都是能够刺激产业升级的计划。我怀着相当的乐观态度,看待巨力的发力,很明显,一目了然,杨子拍的是商业电影,追求的是利润,这个路线图是对的。这个大手笔,倒是很有希望,前提是杨子找到合适的项目、主创,放手让他们打拼,如此以来杨子憧憬的愿景很有可能在不久的未来实现。

 

资本与电影的合作,无非有三条渠道。一是中影、上影、银都的国有背景,二是与电影产业的共同成长,如邵逸夫的邵氏兄弟、邹文怀何冠昌的嘉禾、向华胜向华强的永胜、王中军王中磊的华谊、于冬的保利博纳,等等。第三条路,则是空降式。回望中外电影史,有足够财力支持的商业巨头进入电影产业,只要时间点正确,尊重商业与艺术规律,往往能够对工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毫无疑问,美国的霍华德·休斯对于好莱坞的影响有目共睹,也是众多本是圈外人的资本大佬的榜样。在中国观众更为熟悉的香港,陆运涛的国泰、雷觉坤的金公主、潘迪生的德宝,都是商业领袖醉心文艺,不惜代价、果断进入电影产业,最终收获颇丰,在电影史上留下了足够辉煌的印记。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中国电影产业论坛上,于冬说穿了一个投资陷阱的真相,那就是2010年华语电影的投资在50亿左右,但是通过院线票房的回收只有20亿。这充分说明当今电影投资的功利性,既不尊重艺术规律,也不遵循商业回报。2010年制作了526部电影,公映的大约120部,400部尘封仓库,可恨可恼可叹!中国电影工业,必须要进行产业革命了。事实上,大投资电影的上座率远远高于小成本电影,这是态势决定了未来还需要更多的大片。至于那些不能公映的电影,绝大部分不会对观众(无论他是中国的、外国的,精英还是草民,)产生影响,很多雷声大雨点小的献礼片还是自说自话的试验片、不知所云的小成本商业片,已经让观众审美疲劳、忍无可忍。公映的电影,票房越高,只有商业电影繁荣了,艺术电影才能水涨船高,产业生态的正规,也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80年代末期和1990年代初期的成绩有目共睹,非常希望更多的杨子进入电影业,他们提供资本,给中国电影更多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