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站起来》:心灵放得开,身体便不是苦役

(2011-03-07 19:22:12)
标签:

站起来

宋学文

杨光

敏卉

励志

娱乐

分类: 剑走偏锋

《站起来》:心灵放得开,身体便不是苦役

 

就在写本篇短评之前,我加了电影《站起来》主人公宋学文的微博,很快就得到他的回应。这是一个坚强的人,女电影人敏卉根据他的真实故事进行编剧并导演,电影中的自信与励志,虽不免有些美化,但也很清楚的让观众看到他整体的精神面貌和坚决残缺状态下的坚持、抗争与执行力。本片将于3月11日公映,还是值得一看的。

 

《站起来》的纪实色彩很浓厚,却有洋溢着健康的、幽默的积极人生态度。宋学文出演自己,一个普通的吉林青年工人。1994年,上班无意捡到钥匙链似的东西,随手放进裤袋,没想到此物竟是核辐射放射源。因为这个意外,他截肢五次,只剩下两根指头的右手,几乎就是史书中的“人彘”(西汉的吕太后就制造过)。。1996年,因一通偶然的电话,他结识了女孩杨光(王蔚饰演),两个乐观的人,不畏惧世俗的目光,感情日深。她义无反顾陪他去北京上访,电影最终以字幕的形式,告诉了观众,他们胜诉了,结婚了,工作了。

 

看片会之后,朋友们在热议,像这样的题材,如何在当下电影生态中存活、继续发展、持续下去,而不是以主创的热情维持。如果只是依赖他们从其他渠道引来资金,相信难以久远,而是能够循环发展。导演敏卉也坦诚说,院线经理们不认可《站起来》的商业价值,但也表示人文价值很充足,也有可看性,不过大趋势就是无能为力,即使排上场次,也很可能乏人问津。然而,作为站在电影工业边缘的观众/评论者,只能尽可能呼吁,效果究竟如何,基本上可以猜到。《站起来》的质素较高,我猜测可以通过院线之外的其他渠道,收回成本,但是其他电影呢?

 

宋学文作为特殊的个案,“当过农民上过班,做过工人受过伤, 当过演员出过书,做过生意有沉浮”, 可以说是以仅有的右手和轮椅、亲爱的人与梦想,行了万里路,现实再没有空间,也要找到出路。宋学文的心灵放得开,身体便不是苦役,否则自怨自艾的话,将彻底落入无可挽回的败局。看他与杨光的爱情,比绝大多数健全人还要健全。杨光当然不是泛滥的同情,更多是情投意合。彼此相知最难,宋学文做到,看他演回12年前的自己(电影拍摄于2008年),非常自然、流畅与凝炼,这是一定程度上回答了我的疑问,就是为什么他能够在偶然的命运截断正常人生之后,还能够奋起、站起来。

 

当宋学文第一次出现在银幕上,我想起两个形象。一个是《蝴蝶与潜水钟》的时尚杂志主编,一个当然是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他们都在更加残缺的身体条件下,做出了不可思议的成果。我想说的是,绝大多数因为意外而残疾的人,本来就是普通人,如何活下去,就需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本片剧情,全然与苦情戏不同,不撒狗血,不求怜悯。当他们在北京上访时,废墟中的相依为命,而杨光又发烧病倒,宋学文的轮椅又坏掉,他坚韧的在地上戳着、以尺蠖状前行,十分从容,脸上神情坦荡,不怨不恨不扭曲,每个观众都会动容。

 

宋学文和杨光,偶然相识的两个人,最终收获了爱情、家庭和迟到的公道——上访的目的,是寻求安装假肢的钱款,这是最保守的诉求。尽管那公道得来不易,但至少在程序之内、合乎法律的得到体制和系统的补偿。但是这个过程相当不易,且有一定偶然性。弱者在成建制的系统面前,很是茫然和仓皇。官僚的颟顸和冷酷,也曝露无疑,这个社会还需要更多更到位的法律救助,否则信息不对称导致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统统缺位,甚至丧失。宋学文相对良好的结果,更可能是小概率事件,政府、社会和团体、个人都对弱势群体伸出双手,给他们以尊严和适度的距离,现实才更美好。取法乎上得乎其中,时不待我,但愿如此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