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白玉兰评论:造化弄人,诚不我欺
(2011-06-16 23:59:46)
标签:
白玉兰黎明之前三国借枪铁梨花张嘉译陈数蒋雯丽娱乐 |
分类: 剑走偏锋 |
这个赛果,算不上多意外。以蒋雯丽为首的评委,最终的选择,基本落在明处。造化弄人,诚不我欺。在写预测文章时我就表示过,评审的具体组成决定最终的结果,这是任何奖项都解不开的悖论。最近几年,随着《潜伏》、新《三国》、《黎明之前》、《借枪》等剧在电视台、网站和民间、业内都掀起重大话题、高企版权之后,电视剧产业与电影的竞争又呈现出新的特色,那就是相对稳定的收视率、投资回报比以及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尤其是诸多电视剧口碑,让电影界情何以堪(公映前的“交口称赞”、票房的高台跳水和迅速被遗忘)。在紧急百花奖式微到极点之时,白玉兰奖却构建起持续的影响力。
《黎明之前》与新《三国》分列金银奖,即便有人质疑,也不过是顺序的问题,假设提名中有《借枪》,或许又会有所不同。《黎明之前》在制作上更精致,情节的转折和逆袭也更传奇,特别是刘新杰和谭忠恕角色设置非常犀利,吴秀波和林伟健准确的塑造了两个形象,且与孙红雷饰演的余则成、姚晨饰演的翠平一样,都是内地电视剧历史上留下极其强烈的印迹。从《潜伏》和《黎明之前》解读出职场宝典、人情世故指南都是题中应有之义。《借枪》的张嘉译和《铁梨花》的陈数荣获视帝、视后,林黎胜的最佳编剧,也是众望所归、无可争议。以上五个奖项,在尚未有提名名单之时,就被业内好事之人猜中。《借枪》看似无地自由,实则大有可为。熊阔海的困境,更多是自我对于完美的追求。假设他想如一般人的普通生活,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当下绝大多数中国人,最大的困境,就是难以正常的实现理想。《借枪》剧中,绝大多数人,必须去迎接死亡的仲裁。林黎胜将夸饰变为可信,特别是要写出熊阔海和友敌等的前史,让相当不寻常的公开暗杀合理化。
张嘉译和陈数都来自上海文广,这倒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举贤尚且可以不避亲,实力是最重要的通行证。大约只有杨文军获得最佳导演有些令人觉得是冷门,《老马家的幸福往事》的叙事上也有创新,至于是否有场外因素,这个我是绝对没有证据。或许是蒋雯丽、汪俊、六六、瞿友宁、侯咏五人组成的评审团,多参与生活剧,更加感同身受其中的难处。至于我本人,则是喜欢传奇剧和历史剧。这正是回到评审的口味,决定着作品的命运。
《黎明之前》、《借枪》与《铁梨花》以及新《三国》,最大的特征就在于从俗套的类型剧中超拔出来新意味,剑走偏锋也罢、刻意求奇也好,总之就是不偏执不过瘾,主创高度认可笔下、饰演的人物,只有创作者以高度的忠诚、体认和搬演,才能够让人物的风光宣烈,《黎明之前》的精致不俗、《借枪》的自我造镜、《铁梨花》的跌宕起伏、新《三国》的一意孤行,都是十分期待观众的参与,带领他们理解故事中的人物际遇而同情。鉴于中国的电影奖项几乎都没有编剧奖,电视剧更是编剧的艺术,倒不如白玉兰在未来将编剧奖拆分为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改编剧本,以表彰一剧之本的重要作用。虚荣是人的本能,也能刺激编剧们更加努力奋斗写作,毕竟是翻了一倍的中奖率。
本人曾经审视以上这些剧的拍摄过程,也与一些相关主创有所交流,再一次发现只有创意和诚意切合,才能做到相对到位的执行,最终还是要看完成度。目前来看,电视剧产量保持在高位,但也不在大幅增长。随着网络播放比重的增加,网剧制作可能在未来更加正规,多元化的制播态势,或许也将对白玉兰奖产生间接影响。当下白玉兰奖的奖项显得过于少,不如再适度添加一些,办得声势更大一些,评审也需要夸大化,而提名流程也相应公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