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在囧途叶伟民王宝强徐峥张歆艺娱乐 |
分类: 剑走偏锋 |
徐峥与王宝强要回家过年,这一路上可谓是历尽了千辛万苦,飞机、火车、汽车、轮船、步行不一而足,三日看尽繁华、忙碌与卑微,个中滋味让亲历者与观众都是有话要说,可又不知从何说起。文隽监制、叶伟民导演的《人在囧途》,除了结尾和谐的很是让人嗤笑,完全违背了“小三基本法”上位或退出的原则,要是让传说中的“小三BBS”来批判,估计是会体无完肤的,但开篇和中局都还有些意思。开篇带出中国人过年要回家,然而回家的路难于上青天的困窘,这个社会话题让观众不自觉的进入情境。
徐峥是事业小有成就的中年人,而王宝强则是初出茅庐的农民工,好像是翻版诸葛亮遇到了正版臭皮匠。后者乌鸦嘴的本能把前者所有的生存经验全盘推倒,重来的结果就是走上囧途。囧途漫漫,人间冷暖。《人在囧途》就是将春运帝国的混乱不堪搬上银幕,本身也是山寨好莱坞电影,大躯壳来自1980年代的公路喜剧片《飞机、火车和汽车》,小桥段也有些恶搞《一夜风流》,香港主创将美国电影做中国化,创意和诚意都还值得小小鼓励,最起码没有像2009年张坚庭导演的《七天爱上你》那样跑偏。最大的无聊,是对王宝强的草根农民形象的过度剥削,似乎完全没有行走江湖的经验,带着锅碗瓢盘去坐飞机,为了故事后半段能够发挥作用,这个预设可以说是很不靠谱。
如果仅仅是展现两个倒霉男人的囧途,那么《人在囧途》将只是闹剧罢了,也不符合公路片的要求,于是路人甲乙丙丁的设置就很关键。回乡的大学生、惹事的村长和老大娘、贯口一般的夫妻吵架、不同类型和档次的司机与乘客等等,都不能满足观众的想象力。与徐峥、王宝强形成强烈戏剧冲突,并提升整部电影品质的桥段,来自于“诈捐女”张歆艺。本是漂亮美眉的她,画着穷困潦倒的残妆,低眉顺眼的跪地乞讨,面前是生活中常见的经典语文“家贫无方,因女有病,正在手术台上,乞求救助,可押身份证,及时还钱”等等。王宝强被她“蒙骗”,是因为掉了十块钱被其提醒,徐峥则对王宝强倾囊相助冷嘲热讽,而观众也是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矛盾之中。
在搞笑版“一夜风流”之后,轮渡到武汉南岸,王宝强看到张歆艺若无其事,与徐峥一起展开了追赶。快闪之中的武汉老城区,闯到观众眼前的很是寂寥与破败,贫民窟一样的居室里,出现十来个孤儿,原来张歆艺是希望小学的老师,孩子都是她和遇车祸死去的男友收养的,电影很直接的描写了当下中国对于孤儿救治、抚养和教育的很不到位的囧态。孤零人拯救孤幼儿,本是国家和集体应该承担的责任很无端的缺位,这是一再被社会新闻所证实的,张歆艺的出现对于徐峥和王宝强两种忙活族来说是精神上的洗礼。而演员扮丑玩残则是自信的表现,远到好莱坞的妮可·基德曼、查理斯·塞隆,近到张家辉、谢霆锋、范冰冰、林志玲,既容易被观众记住并关注角色带来的信息,又能够对演技进行跨越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