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鼎奖为演艺名人念紧箍咒
(2010-01-22 11:27:01)
标签:
杂谈 |
午后,正呆在家中闲着看书,忽然有人问“你对华鼎奖怎么看?”然后收到几个链接,打开来发现好多熟悉和相对陌生的名字,密密麻麻的排列着,更有名次列后者为自己叫屈,我并不清楚这位叫屈者的情况,但我相信讨论并传播有助于令公众更加了解他和这个榜。这个榜,其实我是知道的,往年也有朋友招呼曰同去,因为忙一些别的事情就没有去颁奖现场,主要还是因为我并非多喜欢与明星近距离接触,尤其是在星光熠熠的大场面。但我作为吃评论这碗饭的,对于明星和社会与道德的复杂关系还是多有注意的,华鼎奖当然有存在的必要。
华鼎奖主打中国演艺名人道德修养指数榜,对于公众形象满意度采用量化打分,以期提高演艺界从业人员的道德修养,引发整个社会对公众人物更多深度观察,在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似乎所有的资源都被明星们占有,梦想、光荣措手可得,明星的一切,包括吃喝玩乐都被无限的放大,镁光灯下的生活点滴都在传媒和FANS如影随形的追逐之下。大抵老百姓大约三成关注作品,七成关注八卦,这是所有明星之成为明星的根本基础,同时也是各路媒体的存在的前提条件。毫不讳言,明星人物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对于大众有着榜样作用,无论是积极向上还是消极负面,因此他们的能力越大、影响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华鼎奖以道德指数为标准,意图改变娱乐圈生态环境,不说像明矾一样将浑水立即净化为白开水,但至少要“取法乎上得乎其中”的效果,至少娱乐圈更清澈一些。
我尽量相信名人在硬照上、访谈中、镁光灯下的形象,是他们真实的状态。当然我也明白,每个人都有他们的另外多面,未必一定是与公开形象相反,我赞成信息适度公开也赞成保护个人隐私,其中的界限也不可能那么楚河汉界。传媒力量越强大,越能促使名人在现实生活和公共传媒保持同步,否则戴着面具在不同的体系中穿越,难度其实很高,代价也是很大,心境之纠结可想而知。华鼎奖正在做的,就是传媒的这个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为演艺名人念念紧箍咒。
从汶川到海地,演艺圈在坚定的行动。从代课老师到被拐儿童,演艺圈在持续的关注。从壹基金到低碳生活到,演艺圈始终在努力。韩寒、钟山、姚晨、李冰冰、李连杰、闾丘露薇等等,他们的舞台在电视节目、报纸杂志,也在微博等新媒体,每一个可以发言的地方都争取发言,每一次身体力行都能改变一点点,真诚的感知生活的细节对于围观的群众都是心灵慰藉。明天会更好,但需要从现在开始。演艺名人的道德修养指数,就从这点滴中得出,一滴水便是世界。公众对演艺名人形象的满意度要求,就是要他们行使“代表权”,看名人是否有恻隐之心、对公众事件的关注度及说出观点、如何行驶榜样的权力做慈善示范效应、相对来说专业素养并没有那么高的位置,综合起来,华鼎奖的意义就是演艺名人的社会影响,更大、更强、更正面便是其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