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问》:打着打着就成了动漫

(2008-12-12 03:29:48)
标签:

叶问

叶伟信

梅兰芳

娱乐

分类: 剑走偏锋

 

与《梅兰芳》相比,《叶问》要自由得多。同样是人物传纪电影,到最后却都变成了剧情片。同样是虚构和修改历史人物,《梅兰芳》太紧张,《叶问》又太松弛。陈凯歌和叶伟信都要面对传主后人,梅葆玖以动制静,打压所有当事人的生存空间,老爸梅兰芳还是无地孤独。叶准给了叶伟信随意发挥的权利,当叶问一个打十个之后,观众也知道结尾会有一个过于灿烂的大战。

 

这一切,貌似都是日本人逼的。要么逼迫梅兰芳唱戏,因为他代表了中国文化,征服了梅兰芳在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中国文化的臣服。要么胁迫叶问担任日本军人的武术教官,为日本人打工也就证明了中国武术界的屈服。六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争,最后的结果大家都是一清二楚,但是过程中日本人究竟有多少鸡贼,确实很有追溯历史的乐趣。梅兰芳和叶问都是历史上盖棺定论的英雄,一文一武,确实可以将两部影片做对比,从文本细读上入手,看历史人物的家人、导演与观众的反应,很有意思。

 

梅兰芳唱着唱着就孤独了,只有孤独才能有他那份艺术家的范儿。叶问打着打着就好像动漫游戏通关了,他只有愤怒才能打出咏春拳来。在日本人亦步亦趋如影随形的挑衅下,梅兰芳选择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手法,我就是把自己搞得很惨打伤寒针蓄须明志,我是舞台上是女人但是在现实中我是个男人。叶问则是我本来想隐居下去度过沦陷岁月,一家人在一起,本来是不参与武术界的纷争的即使切磋也要关起门来然而日本人欺负到头上来了,一旦开打就要十个,就要和日本将军单挑只抽,不管是打群架还是终极对决,都要赢得漂亮,生死置之度外。梅兰芳的选择,是合适的民族气节的表现。而叶问的大开杀戒,是民间对于霍元甲、王五、陈真等民族英雄的既定期望,往上数则是方世玉、洪熙官、咏春、黄飞鸿等人的抗争精神的延续。

 

历史上的叶问,在抗日战争期间如何安身立命,我其实不知。但是电影提供了非常好的角度,叶准给了叶伟信充分的创作自由,这也是中国动作电影的伟大传统,取其大意,率尔发挥。方世玉、黄飞鸿、霍元甲等等,都是如此。徐克、成龙、刘镇伟、李连杰、于仁泰等等,对于前贤统统做上帝状,《叶问》最后的大战,叶问将大BOSS捶打得像个猪头一般,哈哈哈,何其畅快淋漓,管他东南西北,我自是中央巍然不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