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惊变28周》:倾巢之下,岂有完卵?

(2007-08-22 00:43:29)
标签:

影评/乐评

分类: 剑走偏锋

黑云压城城欲摧,人类的命运危在旦夕,继承上集《惊变28天》的故事发展。被狂犬病病毒感染而灭绝的英伦本岛,在悲剧发生后的六个月,在美国军队的控制之下,支持在病毒肆虐之前逃出生天的英国难民回到本土,在一片城春草木深满目疮痍里重建家园。但是,病毒并没有被消灭,反而经过变异后增强了摧残一切的能力。这是一部集合了恐怖、灾难、科幻、社会等题材的邪典电影(CULT FILM),编导激情澎湃的描写着未来世界的极端状态。本片看似只是一般的电影,其实大有深意,伦敦城就是地球的沙盘,倾巢之下,岂有完卵?

 

 

 

灾难妄想
电影通过一个家庭的疯狂奔逃之旅,表达了后现代社会的脆弱。最近几年,人类接受了SARS和禽流感的冲击,《惊变28周》将之扩大到一个国家因此覆灭的程度。一只蝴蝶的扇翅可以导致一场飓风,一个马蹄钉可以毁灭一个国家,一点小小的病毒终于彻底的决杀了英国最后存在的希望。英国作为现代文明国家的开端,工业革命具有极其重要的典型意义,最终电影选择伦敦,当然是具有相当的反讽和揶揄的意味。这场灾难,从大格局看,是大自然对人类的终极考验;从小处看,这个家庭内部的伦理检验。开始父亲逃遁,其他成员找寻。当父亲回归,因为偶然的原因,却又变为丧尸和魔头:吃了妻子,并感染全城。家和国全部沉沦,丧尸们追逐所有人,一旦感染就成丧尸,而姐姐只能弑父。最终在弟弟身上发现抗体,在荒草遍地的新温布利球场登机去法国提取抗体,是为解决问题的答案。这一疾病的隐喻,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拷问当下环保的艰难,人类对于大自然的贪婪攫取、不加节制的科技探索,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地球和人类,电影描写的惨状绝非妄想。

 

 

极度疯狂
这是一部极度疯狂的电影,并不讲究太多的现实逻辑,给观众一个宣泄情绪的理由。然而其看似疯狂实际有着传承。自从玛丽·雪莱开始写作《科学怪人》,当这部西方文学中的第一部“科学幻想小说”诞生于日内瓦湖畔,艺术作品对于未来世界的恐惧性想象就成为一种次文化。对于科学发展、制度沿革、外星生命、人类前途等,自然有着乐观和悲观的多种角度,乐观的判断暂且放下,先说几个典型的悲观设想。《黑客帝国》就阐述机器人最终控制了人类,人类蜕变为程序的附庸,彻底的恶统治着整个世界;而《1984》、《美丽新世界》等作品中,都出现终极的、最高的、无所不能的“老大哥”,每个人只是一个数字符号,在庞大的社会分工流水线上工作;最极端的则是《世界大战》,火星人只是把地球人当作“肥料”。人类的未来,究竟会怎样?人类的智慧和勇气,是否能够配合科学进步?本片中没有谁能够控制局面,自救/救人和自伤/伤人,始终对称出现,围城的军队和重建的市民、那个家庭和伦敦、丧尸和人民,都在彼此争夺时间和空间,伤害不可避免。

 

 

视觉凌厉
虽然《惊变28周》只是中小成本的电影,但是场面刺激爆裂,具有一种神采飞扬的特殊快感,导演胡安·卡洛斯·弗莱斯纳蒂洛为此付出很多创意。特别是当丧尸以几何级数增长,军队只能屠城,这段描写简直是灵感十足。别无选择的军队运用大屠杀的手段,准备杀光所有的潜在威胁,于是毒气和炸弹同用,更使出奇招,用飞机螺旋桨杀僵尸,疯狂到极端,视觉效果极其惊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