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剑走偏锋 |
判断一部电影是否经典的标准有很多,太多的条条框框在里面搀和着,将大多数电影拒之门外,而判断一部电影成功的标准就很简单,那就是这部电影是否留下值得你回味的东西,这东西或者是姑娘的脸,让你赏心悦目,或者是姑娘的身,让你黯然消魂,也或者是姑娘的腿,让人遐思万里,唯一不能是的,那是姑娘的脸的身的或者腿的一部门,让你想也不是,不想也不是。
电影就是这样,即便是不完整,也得有完整的东西让你回味,不能只是某个片段,某个局部的符号,《理发师》给我带来的是一个不算完整的完整故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部电影就已经成功了。
就像题目所说的,这个故事是一个小寡妇的风流韵事。这在这部电影中并没有浓墨重彩,却比任何情感都要出彩,一个不敢寂寞的小寡妇,一个不务正业的二流子,曾黎忿忿地说了句,“他们不是两口子”,于是这对人所共知的偷情人就以“反面”的形象出镜着,从电影的一开始,他们就赤身裸体地呻吟着,这是一次彻底的自毁自灭,最初就没有给观众留下好印象,于是之后的小寡妇一面和光棍打情骂俏,一面勾引这个从上海过来的文质男人陈坤,俨然一副荡妇的模样,然而荡妇也有情,光棍也有义,所以这个不务正业的二流子在日军侵略的时候一身正气抗着个根本不会用的枪就去找鬼子算帐,所以在光棍死时小寡妇大无畏地以死徇情让我们对这部电影第一次有所感动,这对出场不超过10分钟的人,给了我们深深的震撼。
或许再重新审视一下你就会发现他们的感情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们不拘礼教公然偷情,他们打破常规弄得人所截知,他们的感情是热烈的,这与那个压抑的时代形成鲜明的对比,也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反抗情绪,他们的死是无畏的,这是对那个时代的抗争,也是真爱总被压迫的无奈象征。
应该可以这么说,他们的感情是“旷世”的,尽管陈坤和曾梨经历过更纷飞的时代,但小寡妇的爱情才是真性情所在。在这个故事中安插这个情节无疑是大胆的,它从某种情况下缓解了导演试图压抑的气氛,但这又是不可少的,它代表着一种态度,以及压抑之下火热性情的最初显现。
所以,这段情节在整个故事中都有些象征性的意味,陈逸飞把这段故事单独地隔离开来,表达了他安逸之下的感情,这不是什么装饰,也不是所谓的破坏,而是实实在在的情感,有时候甚至让人想,如果把这个故事放大,充满整部电影,那么效果会更加好。虽然只不是导演的本意,而我们,也只是想想而已。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这部电影有了这段表达,就已经显示出其成功之处,尽管其在主线的表达方面还有某些欠缺。
但是就算仅看这一个故事,我想也已经足够。(文白)
前一篇:贪得无厌
后一篇:《理发师》:粗砺之外的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