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人人享有的和谐人居家园——解读中国人居环境金

标签:
建筑与地标杂谈 |
作者:开 彦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专家组组长 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 |
|
http://www.houseguide.cn/picture/200891614593649.gif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矛盾的日益突出,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为此,很多单位和组织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积极有效的实践和探索,共同推动了我国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 中国人居环境金牌建设试点工作最大的特点在于强调融贯和综合的思想,这也正是吴良镛先生提出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精髓之处。它强调要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生态、文化、社会、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综合的研究,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作为城市住区发展方向的引领者,中国人居环境金牌建设住区试点首先将住区建设放到人居环境大系统中来考虑,从住区与自然、住区与城市、住区与社会系统等多个角度来思考,营造真正的和谐住区人居环境建设。 我们提出的《中国人居环境金牌住区建设七大特色目标》中的第一条“生态规划先行,突出人与自然”和第二条“完善配套建设,创造价值城市”都是从人居环境大系统的角度,一方面倡导住区与自然、住区与城市的融合,将住区纳入到城市中,成为城市的一个细胞、一个环节。中国人居环境金牌住区强调既要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资源和城市资源,使住区规划与周边生态、人文、建筑等环境相协调。另一方面住区设施又要为城市所用,通过增加就业和发展住区经济,丰富城市功能,为城市作贡献,实现区域土地增值。 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融合,是建设人居环境金牌住区的核心。 随着经济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人居环境建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从我国现阶段大部分住区的规划和设计来看,关注的重点仍然主要是住区内部的规划设计、景观环境、建筑立面等硬件要素的营造。人居环境金牌住区从人居环境的角度对住区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强调通过人居环境硬环境的营造,来促进住区软件设施的提高和改善,最终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以及有利于促进人际交往、公共活动的交往空间,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将人居环境的理念切实体现在住区建设中。 人居环境金牌住区的建设目标也将人居科技应用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不仅因为通过人居科技的应用,可以使资源和能源利用最大化,实现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与资源和能源日益紧缺的大背景下,国家提出大力开展建筑节能、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的方针大政是一致的。另一方面,科技应用也是改善声、光、热环境,提升居住品质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重视居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是人居环境金牌住区的一个重要特点。建筑、聚居、城市本身就是人类历史文化的产物。但是文化不是符号,而是一种内涵。人居环境金牌住区推崇的是那些既根植于传统文化与地域文脉,又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和居住需求的建筑。因此,我们既要把传统的居住文化和城市文脉传承下来,还要通过我们的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不断地创造新的为大众接受并喜爱的社区文化模式。 当前,我国的人居环境建设正面临着城市化加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人居环境建设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和支持,创建一批追求居住环境质量、讲究居住生活品质、提升住区建设亲和力的人居环境优秀住宅小区典范,引导规模住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满足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需求,实现人人享有美好的和谐家园。 |
前一篇:解读凯宾斯基的选址标准
后一篇:《楼市》对话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