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城房价“涨”声依旧

(2006-12-06 13:09:15)
作者:文|本刊记者 靳华 冷翠华 《楼市·居住房产》80期(2006.11.29 浏览147 人)
 

http://www.jpjy.net/picture/2006112914542210.gif“北京的房价涨得太快了!”11月18日,在位于四惠桥附近的某楼盘现场,北京一家IT公司职员李奇对《楼市》记者说,其一个月前看中的一套房单价竟然涨了2000元。“四惠地块招标”带动区域房价猛涨让他一月间多付出了十几万元的代价。
事实上,为房价上涨而买单的购房人每天都在增加。据悉,10月份,北京以10.7%的涨幅领涨全国,个案楼盘的涨幅更是接近五成。《楼市》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11月份北京热点板块房价已上探至9579.5元/平方米。

北京领涨全国  
11月13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4%,其中北京以10.7%的涨幅居首。这是自2005年7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开始公布以来北京房价连续上涨的第15个月。
不过相对于2005年北京商品住宅高达19.2%的房价涨幅,官方观点认为,涨幅的回落说明2006年宏观调控政策已取得初步成效。
但一些业内人士表示,房价涨幅的放缓不应过于乐观。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王小广就曾对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北京第一季度7.3%的房价涨幅表示了质疑,他认为“房价涨幅被严重低估了一到两倍”。
而戴德梁行泛城综合住宅服务部高级助理董事岳锋钢认为,这样的涨幅平抑,对老百姓而言,实际意义并不大。因为这就相当于用郊区较低的价格平抑市区较高的价格。
“房地产价格不是每年增长8%、9%,而是20%”。王小广给出了这样的判断。对于在北京一房难求的购房者而言,王小广给出的数据似乎更加贴近现实。

新盘均价突破万元大关
据权威数据显示,自10月起,北京新盘开盘均价已开始冲刺万元大关。而11月上市的楼盘中,朝阳区的波菲特行政公寓单价更是高达21000元,地处五环以外怀柔区桥梓镇的人济庄园价格也达到10000元/平方米。
价格的上涨直接挑战着买房人的承受极限。“现在地段稍微优越点的楼盘单价几乎都不下万元,”在菲特空间项目现场,接受采访的多数人认为北京的房价“高得有点离谱”。
显然,数据是最具有说服力的。《楼市》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 11月京城批准预售商品房单价高达10830元。而成交价格也从2005年的单价9132元上涨至10144元。

个案楼盘涨幅近五成
房价冲高在热点板块以及个案楼盘表现更为明显。据了解,2006年11月份北京热点板块房价已上探至9579.5元/平方米。
在朝外附近工作的张青,一年前便打算在位于朝外大街6号的新城国际买房,不过当时购买该项目尚存有压力。张青认为2006年国家调控房地产的力度如此之大,房价应该不会过快增长,然而就在近日他再度关注该项目时却“大跌眼镜”。该项目的成交单价已由4月份的16706元上涨至23338元,成交价涨幅为39.7%。
新城国际成交涨幅还不是最高的,截至11月,缘溪堂、阳光上东、和乔丽晶公寓、星河湾等高端楼盘涨幅亦惊人。具体涨幅见下表。
而对于京城未来房价的走势,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与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龚方雄均发表了相似的观点:房价仍将有很长的增长期。
http://www.jpjy.net/picture/2006112916434413.jpg“自住需求比较强劲,投资需求依然存在,在需求的驱动下,未来房价会随经济增长以及居民收入提高而再上涨。”仲量联行北京研究部主管凯安娜认为。
显然,房价的上涨引起了国务院对宏观调控效果的不满意,从5月17日推出“国六条”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到10月17日专门听取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落实情况的国务院会议,整整5个月,国务院仍基本维持“原判”:少数城市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房地产市场秩序仍需进一步规范。
建设部房地产司副司长姜万荣在日前举行的“2007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上坦承,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成效还是初步的、不稳定的,部分地区房价上涨的压力依然http://www.jpjy.net/picture/2006112916435473.jpg较大。
 “有些地方价格还是上升比较快,有些城市投资反弹比较快,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够放松调控,还要继续加强房地产投资和价格调控。保持国家提出的房地产价格和投资调控的连续性,不能半途而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副司长戴冠来表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