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发商的两种表情

(2006-11-17 14:15:42)
作者:文|本刊记者 潘峰 陈桂龙 《楼市·财经房产》78期(2006.11.16 浏览6 人)
 

http://www.jpjy.net/picture/2006111614514395.gif这是自“54号文”之后,北京开发商再次遭遇到的监管困境和资金难题。
这一次出手的是北京市银监局。在其近期下发给各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现场检查意见书》中规定“凡是一手住房项目均必须主体结构封顶后方可发放按揭贷款”,并表示如发现违规问题将严肃处理,主要责任人要就地免职。
北京市银监局此举无疑再次挑战了北京地产商们已经紧张而脆弱的神经。更有人士断言,银监局此举极有可能成为压倒部分开发商的“最后一根稻草”。不过,在部分开发商头疼的同时,另一些开发商则看到了由此引发的扩张机会。

中小开发商:心急如焚
11月份以来,苏齐(化名)一直在为项目的开发资金奔波。苏齐是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总,正在开发一个数十万平方米的项目。北京市银监局下发“未封顶楼盘停止个人贷款”,对其原计划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按原来的设想,我想在我的项目二期开盘,同期开发6栋楼,这回全泡汤了。”
“有些开发商的日子更难过。”在新加坡凯德置地中国(控股)集团北京地区副总经理毛大庆看来,在持续不断的宏观调控后,北京市银监局此举不仅将打乱一些开发商的原有开发计划,甚至很有可能成为压倒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种观点得到了一家股份制银行副行长的认同。“此规定一出,尚未来得及进行开盘预售的开发商,其预收款骤降几乎已经不可避免。”上述股份制银行的个人信贷部负责人透露,在该行所发放的个人按揭贷款业务中,有80%~90%为未封顶楼盘。
“北京市银监局此次显然是动了真格的。”该副行长向记者透露,银监局已经放出话来:发现在未封顶的楼盘有哪家银行的宣传单,哪家银行的支行长将就地免职。
据悉,北京银监局除了对一手住房必须封顶的规定外,还作出了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者,各商业银行必须严格执行基准利率等一系列规定。同时,执行层面上,银监局要求各经营单位对现有的个人住房商业贷款业务进行排查,对不符合规定的贷款立即停止发放。
据了解,早在9月27日“股份制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情况通报会”上,北京市银监局就已经把该文件下发给了各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但“没有几家银行严格执行”。随后,北京银监局开始连续出招:10月24日,银监局召集在京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强调与重申了《现场检查意见书》,并勒令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9家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而正当开发商通知住户将按揭转到四大行时,30日上午,北京银监局又将北京包括四大行在内的16家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负责人召集起来,再次传达指令。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北京市期房住宅签约共14835套,住宅签约面积共1750098平方米,现房住宅签约1869套,签约面积295625平方米,期房签约套数与面积分别占签约总量的89%和86%。
而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最新发布的《中国房地产业月度运行报告》显示,2006年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累计到位资金14416.75亿元,同比增长29.4%。其中,作为房地产开发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定金及预收款,占到了全部到位资金的27.8%。而去年同期,这一比重是38.2%,2004年则为43.1%。而购房者支付的定金及预收款,一半以上是个人住房商业贷款。
银行证券研究中心行业分析师丁文认为,“定金及预收款”占房地产开发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很明显是逐步下降的。而北京叫停未封顶楼盘的个人住房商业贷款,会使开发商的预收账款减少,从而进一步降低这一资金来源比重,这就对开发商的自有资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实上,据北京京宝瑞通典当行的工作人员透露,最近甚至有房地产公司要求将项目土地等权属作为抵押换取数千万元短期借款,开发商筹资心情之急迫显而易见。

http://www.jpjy.net/picture/2006111614534841.jpg

实力强大者:虎视眈眈
“如果从开工到封顶阶段的开发成本必须靠自有资金支撑,一些自有资金不足的开发商将因此无法动工,甚至有可能出现烂尾楼。”在北京万年花城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黄玺庆看来,这是近年来促进市场“洗牌”最有力的一个政策,一些自有资金不足的中小开发商必然要被淘汰出局。他同时认为,这个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很快就可以显现出来。而在由此引发的新一轮行业“洗牌”中,很多有实力的开发商则虎视眈眈。
“我们正在寻找并购机会。”毛大庆毫不讳言地表示,不少项目会因此出现生存困难的局面,凯德置地不会“袖手旁观”。
事实上,凯德置地最近频频出手。11月1日,凯德置地刚刚以5.65亿元的价格成功竞得佛山市一占地约11.6万平方米的住宅地块。这是继10月10日以3.03亿元成功竞得同区一占地4万平方米的综合地块后,凯德置地在佛山的再度成功出击。而5月份,凯德置地刚以5.62亿元拿下了杭州市今年推出的首宗住宅用地。
而复地集团(2337.HK)华北区总经理张春华同样充满了雄心壮志。“我们当然会关注由此可能产生的并购机会,事实上,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意向的目标。”张春华认为,此次规定的出台将迫使开发商更规范地运作项目,也将促使开发商加快运作节奏,肯定会有不少项目适应不了,复地希望借此加快在北京的运作。
明确流露出“有类似想法”的还有金地集团(600383.SH)北京公司副总经理蔡照明和亿城股份(000616.SZ)总经理鄂俊宇。事实上,不少实力开发商都在暗暗准备,静候甚至是主动寻求“出手机会”。
业内人士透露,现在的房地产项目,从开工到“正负零”(即建筑出地面),再到封顶,最后到竣工验收,大约各占总建设工期的三分之一。而住宅商品房的预售一般是以“正负零”为标准的,“如果个人按揭贷款只能在封顶后发放,延缓了开发商的回笼资金速度,从时间上看,大约推迟三分之一的工期。而这三分之一恰恰是最要命的时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